【秘密書架】年少讀書舊事

金庸小說給我最多的,是一種人格教育。郭靖、楊過、喬峰,才是我少年時代的偶像,而非譚詠麟和張國榮。而“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更是不知不覺深印在心,從此難忘。

責任編輯:劉小磊

周保松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金庸小說給我最多的,是一種人格教育。郭靖、楊過、喬峰,才是我少年時代的偶像,而非譚詠麟和張國榮。而“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更是不知不覺深印在心,從此難忘。

我1985年移民香港,1987年考進何文田官立中學做插班生,讀初三,一直讀到1991年入中文大學。還記得初入何官,最大的感受,是學校有自己的圖書館。圖書館不算大,藏書不算多,對我來說卻已是天堂,因為之前在大角咀的中學,只有一層樓,連校舍也談不上,完全沒有讀書的環境。進了何官,我是入了一個新天地,開始我的少年讀書時代。

圖書館借書的人不多,有木造的長書臺,有各種綠色小盆栽,午后還有陽光穿過窗口,一條一條打在書架上,造出不同光影。我那時活得有點憂郁,放學后,常常一個人坐在角落安靜看書,直到學校關門。讀課外書,成了我生活最大的寄托?,F在我每一憶及那些零碎片段,就會想起巖井俊二的《情書》。不是因為女主角藤井二,而是因為電影中的色調和情懷,總能在我的圖書館時光中找到線索和共鳴。

我在圖書館讀過什么,大部分忘記了,大抵是《讀者文摘》和《突破》之類,健康又勵志。不過,圖書館很快便不能滿足我的讀書欲,因為太少我想讀的書?,F在回想,我開始明白背后原因。一是學校投放在圖書館的資源不多,每年用在購書的錢有限;二是作為官校,選書方面一定很小心,不可能給我們讀到太多“離經叛道”的東西。不過,這對我影響不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