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最該公開化
沒錯,領導者就該公開化,與人民零距離。官民之間哪怕有隔閡有誤會,也完全可以公開化。
責任編輯:陳愷辰 蔡軍劍
2014年9月25日《南方周末》自由談
2013年3月底,李克強來無錫新橋鎮考察時,車隊行進中不封路,在社區被居民層層“包圍”,村民還在微博上直播,發布跟總理見面握手的照片和視頻。這樣一種公開化的傳播方式,最初頗讓人眼前一亮,而今公眾也是習以為常了。應該說,這也是新時代的新進步。
最近翻閱習近平同志的《擺脫貧困》,留意到他早在1980年代末就說過,“領導者與人民的聯系不外乎是兩種形式,一種是神秘化,一種是公開化。神秘化往往同封建、封閉、經濟落后相聯系,公開化往往跟高度文明進步相聯系。”沒錯,領導者就該公開化,與人民零距離。官民之間哪怕有隔閡有誤會,也完全可以公開化。你不妨寫寫文章,通過報紙電臺微博微信解疑釋惑袒露心跡,“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面對公眾與媒體,你故弄玄虛搞神秘化,誰都反感;負責任的人說負責任的話,那是對公開化的最佳示范,也定能贏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