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電影票房遇冷 預期收益難保障
此前捆綁電影進行轟炸式的宣傳推廣,令眾籌這一概念迅速普及,但國慶期間,百度、阿里力推的幾部眾籌電影都遭遇了票房滑鐵盧,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票房失利,投資者的權益如何保障?業內人士表示,“眾籌能吸引更多人走進影院”是個偽命題。
圖為“百發有戲”頁面。
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百度相繼通過眾籌的方式進軍電影市場,而隨著各大投資影片票房數據出爐,眾籌影片也到了初步驗收的階段。
此前捆綁電影進行轟炸式的宣傳推廣,令眾籌這一概念迅速普及,但國慶期間,百度、阿里力推的幾部眾籌電影都遭遇了票房滑鐵盧,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
眾籌電影票房遇冷
投資成本超7000萬,票房不足5000萬,之前廣受關注的文藝片《黃金時代》不僅被同檔期的《心花路放》遠遠的甩身后,甚至連成本也沒能收回,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黃金時代》是百度“百度有戲”力推的一部眾籌電影,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