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歷史公案”,自述首度曝光紀委書記曹克明:我不怕。我一個人反對!
本文源自2007年10月中旬,南方周末記者與曹克明的一段采訪錄音,內容涉及反腐和他的退休生活,記錄了一位“當事人”對一些歷史公案的解說,也記錄了一位官員“不在其位”后的作為。
責任編輯:朱紅軍
每年兩會期間,曹克明都會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2014年9月,81歲的紀委老兵曹克明悄然辭世。
曹克明曾擔任江蘇省紀委書記14年,因領導查辦了無錫鄧斌非法集資案、沈陽慕綏新馬向東腐敗案等大案而名震天下,曾被中紀委榮記一等功,更是被民間譽為“曹青天”、“當代包公”。而由他開啟的“省委副書記兼任省紀委書記”的高配模式,也被稱為“曹克明模式”。
曹克明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南京,人生的最后歲月低調而神秘。他拒絕一切為他立傳的建議,總是謝絕媒體采訪,生前完整的自述文字寥寥無幾。出于興趣,他反而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南京的城市建設上,不吝出謀劃策,也不懼孤身反對。
本文源自2007年10月中旬,南方周末記者與曹克明的一段采訪錄音,內容涉及反腐和他的退休生活,記錄了一位“當事人”對一些歷史公案的解說,也記錄了一位官員“不在其位”后的作為。
查了才能暴露, 不查不行
我看了你們關于海南“國科園”和孟克非案的報道(注:2001年孟克非因參與國際科技園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重組而陷入旋渦并被判刑,在以曹克明為組長的中央巡視組的干預下,最終解開了其中黑幕,孟克非也重獲自由。詳見2006年9月7日本報《億萬富豪五年反腐悲欣路》),當時我是中央巡視組的組長。這個案子涉及到副省長一級的領導,后來被開除黨籍了,還有一個國資委的領導涉案三千多萬,你們如果把這些都寫上去,那就厲害了。
我看到媒體說“越反越腐”,我覺得不能這樣說。不反腐,腐敗會更多。腐敗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有的領域還很嚴重,這是事實,查了才能暴露,不查不行。哪個地方查出來的問題多,不一定是那個地方腐敗最嚴重;哪個地方沒有問題,也不一定是說那個地方沒有腐敗。如果不查,腐敗再多也發現不了。
說到沈陽的慕馬案,當時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