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查看PM2.5濃度時,都會想起您
今夜起京津冀再中霾伏,京津冀地區又將迎來一輪霧霾天氣過程?;叵朐谀莻€北京霾深,甚至擋住了月食的夜晚,我聽到了您去世的噩耗:“工作很拼,積勞成疾”。沉默良久,想起2011年11月10日,我那篇報道的開頭。
7月3日,一位女士戴著口罩在天壇公園游玩。
今夜起京津冀再中霾伏,17日夜間起,京津冀地區又將迎來一輪霧霾天氣過程,局地有重度霾,預計此次過程將持續至20日。
回想在那個北京霾深,甚至擋住了月食的夜晚,我聽到了您去世的噩耗:“工作很拼,積勞成疾”。
沉默良久,想起2011年11月10日,我那篇報道的開頭。
每當我查看PM2.5濃度時,都會想起您
今后,每當我打開手機軟件查看PM2.5濃度,我都會想起您。
您是締造中國PM2.5監測網絡的核心人士之一,可是在這個北京霾深,甚至擋住了月食的夜晚,我聽到了您去世的噩耗:“工作很拼,積勞成疾”。
沉默良久,想起2011年11月10日,我那篇報道的開頭。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主任王瑞斌已請了一個多月病假。2011年11月7日,他不得不提前結束假期,上班第一天就開了一整天討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的會議,直到深夜一點半才罷休。”
那是我入行后撰寫的第一篇關于大氣污染的報道。
由于氣象原因,灰霾總在秋季來襲。三年前的這個時刻,北京亦是灰霾壓城。南方周末撰寫了《我為祖國測空氣》的報道。公眾不再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