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350萬人死于心血管病
中國每年約350萬人死于各類心血管病,占總死亡原因之首,平均每十秒鐘就死一個患者。如今的醫學模式是趨利性的,支架手術成為衡量醫生名氣的重要標準,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說,醫療業也需要“4S店”。
資料圖:長城會創立者、北京和睦家醫院心臟中心主任胡大一
中國每年約350萬人死于各類心血管病,占總死亡原因之首,平均每十秒鐘就死一個患者。一半以上的人首次發作就是心肌梗死或者猝死。
現在是趨利性的醫學模式,醫院水平用手術和毛收入量化的指標來衡量。醫生支架手術做的越多,就能發表越多的論文,名氣也越大。這是一個很荒謬的事情。
2014年10月16日至19日,第二十五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以下簡稱長城會)在北京召開。“在所有導致人類死亡的疾病中,心腦血管疾病排名首位。”長城會創立者、北京和睦家醫院心臟中心主任胡大一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國每年約有350萬人死于心血管病,每10秒鐘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患心血管病。”
長城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企業家、高級白領心血管患者不斷增多。一項針對北京、上海等城市2000名企業高管的健康調查顯示,超重或肥胖者為55%,血脂異常率為全國平均血脂異常發病率的2倍以上,脂肪肝的患病率為全國成年人脂肪肝發病率的3倍以上。如果沒有科學的血管健康管理,這些人群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極高。
作為國內知名的心血管專家,學科帶頭人,胡大一出生于醫學世家。1987年,他從美國回國,就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組建了心電生理科,如今還會去國內幾百家醫院會診指導。但多年下來,他發現心血管疾病從醫療模式,到公眾對疾病的認知都存在諸多問題。
“我們都知道心血管病預防最重要,但那么多大醫院,還是看了一次就不管后續。”在胡大一看來,醫院好多都是坐堂醫生,等著人生病求醫,病人則總是不注重恢復和預防。久而久之,陷入了“醫生等得病,病人等復發”的怪圈。
而被稱為“焦慮的專門器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