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治委的名字又改回去了更名——升格——擴權——更名……

“2011年那次更名后,綜治委感覺像個小政府,什么事情都要參與下?!本C治委恢復原名后,那些增加的職能如何處理,目前還沒有公開說法。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劉雨樺

2011年綜治委更名后,下設8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是其中之一。圖為南京市五老村小學門口,負責校園安全工作的民警。 (CFP/圖)

“2011年那次更名后,綜治委感覺像個小政府,什么事情都要參與下。”

綜治委恢復原名后,那些增加的職能如何處理,目前還沒有公開說法。

中央綜治委再次更名了。2011年8月之前,這個機構的全稱是“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治安綜治委”),2011年8月后,名字改成了“中央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社管綜治委”)。

2014年10月17日,中央綜治委全體會議在京召開時,名稱又恢復成“治安綜治委”。

關于這次更名的目的,今年7月25日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參加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座談會時,曾提到中央已決定將綜治委恢復為原來的名字,目的“是為了集中精力抓好平安建設”。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此次更名醞釀已久。2013年7月,有權威消息人士就已表示,由于“社會管理”涵蓋范圍太廣,綜治委協調起來有困難,中央正考慮將名稱改回去,回歸到“治安”本位。

“綜治委”成員單位達51個

“治安綜治委”成立于1991年。當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的刑事案件猛增,治安形勢也越來越嚴峻,1991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治安綜治委”,協助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全國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進入本世紀之后,“社會管理”逐漸成為熱詞。2004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2011年5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專題研究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并決定將“治安綜治委”更名為“社管綜治委”,當年8月21日,“社管綜治委”正式成立。

綜治委主任一直由中央政法委書記兼任。盡管被委以重任,但綜治委并不是常設機構,而是一個議事協調機構,主要工作由成員單位共同完成。

在“治安綜治委”時期,有40個成員單位,包括公、檢、法、司、中辦、國辦、武警部隊等。更名為“社管綜治委”后,又增加了11個成員單位,有外交部、中央外宣辦、中央維穩辦、人大法工委、發改委等。

成員的增加,是因為綜治委更名后職能擴充,增加了“社會管理”創新的職能。在具體工作方式上,綜治委采取的是“專項組”方式,“治安綜治委”時期,有5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更名后增加到8個專項組。每個專項工作都由若干個成員單位共同完成,并確定其中一個部門作為組長單位。

例如“實有人口”專項組,其任務是建立覆蓋全部實有人口的動態服務管理體系,成員包括公安部、計生委、央行等15個部門,公安部是組長單位,“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專項組的組長單位是教育部。

更名為“社管綜治委”后,為體現“社會管理創新”,增加的3個專項組分別是“社會管理法律政策”專項組、“社會治安”專項組、“兩新組織”專項組,其中“兩新組織”專項組的任務是推動新型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服務管理工作。

更名后,原來的“流動人口專項組”被改成“實有人口專項組”,將“鐵路護路聯防專項組”更名為“護路護線專項組”。“特殊人群”專項組,“預防青少年犯罪”專項組沒有變化。

除了8個專項組,綜治委還有一個辦公室(即“綜治辦”)承擔日常工作,但“綜治辦”不單設機構,與中央政法委合署辦公,中央綜治辦主任陳訓秋兼任政法委副秘書長,辦公地點位于北京北池子大街。目前,中央綜治辦有四個內設機構,分別是綜治一室、二室、三室、四室。

升格、擴權

上一次綜治委更名后,一個外在表現是其領導成員規格提升。中央的提高規格的做法被地方紛紛效仿。在“治安綜治委”時代,地方上一般都是省委政法委書記兼任綜治委主任,更名為“社管綜治委”后,半數以上省份都是由省委副書記兼任,少數省份如福建、河南、上海則由?。ㄊ校┪瘯浖嫒?。

在基層,專職干部則得到了高配,南方周末記者看到的一份資料顯示,廣東省在鎮街采取全部由黨(工)委書記任綜治委主任、副書記任綜治辦主任的模式,同時將綜治辦專職副主任高配為副科級(廣州、深圳為副處級)。

領導規格提升后,機構隨之擴充。更名前,浙江省綜治辦有2個內設處室,更名后增加到4個。更名前湖南綜治辦的內設機構也是2個,更名后增加到3個。南方周末記者從相關途徑獲悉,綜治辦更名后,至少有20個省份的綜治辦進行了機構擴充,一般都擴充2個左右,只有上海、江蘇、重慶、青海等少數省份維持在原來的數量。

各地綜治委更名后,一般都是與中央保持一致成立了8個專項組,但也有省份根據地方實際情況,成立了有針對性的專項組。比如云南就多成立了一個“邊境管理專項組”,其綜治委的成員單位也增到了67個,遠遠多于中央綜治委的51個成員單位。

經歷升格、擴權之后,綜治委在部署具體工作時的涵蓋面開始變寬變廣。

2011年更名前,“治安綜治委”印發2011年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時,基本圍繞治安防范、矛盾糾紛排查進行部署,其中有一部分涉及社會管理創新。但2012年,“社管綜治委”印發當年工作要點時,在“加大源頭治理力度”這一節,已經延伸到推進城鎮化建設、推動收入分配關系合理調整等經濟領域話題。在談到加強整體規劃和培育,推廣社會管理創新典型時,要點還提出要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低調復名

“2011年那次更名后,綜治委感覺像個小政府,什么事情都要參與下。”浙江某縣級綜治辦主任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而社會管理創新“更像是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

2012年后,綜治維穩、信訪、司法行政的工作進展都被視為社會管理創新。在重慶,民政社保、矛盾化解、勞動就業、優撫救濟、農業建設的平臺建設,也被視為社會管理創新。

作為綜治委成員單位,最高人民法院在總結2012年參與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情況時,拿出了全年受理、審結的案件數量等“日常工作”作為事實支撐。

實際上,最晚在去年7月,中央已經覺察到“社管綜治委”涉及面過寬的問題,有點“拉不動”。當時就有權威消息人士說,綜治委的名字可能改回到“治安”,其職能也將回歸。

幾乎是同時出現的另一背景是,十八大后新一屆中央政法委產生后,開始進行“削權”和“瘦身”,包括不再干涉個案,剝離中共中央新疆工作辦公室,職能向“社會治理”回歸等,加大了推動執法的力度。辦公室與政法委合署的綜治委,也計劃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回歸。

與2011年更名不同,這次將名字改回“治安綜治委”顯得低調,中央文件下發后,官方媒體并沒對此事做專門報道,只是在一些工作中悄悄使用原名,如以綜治委名義出書、下發文件時,已經使用“治安綜治委”的名稱。

2011年那次更名,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醒目位置給予報道,“社管綜治委”第一次全體會議時,7名副國級的副主任悉數到場,每人都發表了講話。會后,多名專家接受媒體采訪,論證將“社會治安”改為“社會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此次恢復成“治安綜治委”的名稱,孟建柱在今年7月15日的講話中已經提及,但直到10月中央政法委主管的《長安》雜志刊載了孟的講話全文,后又被政法媒體轉載時,都沒有將更名作為“新聞點”處理。

從“治安綜治委”改為“社管綜治委”時,綜治委增加了一些職能,此次恢復原名后,那些增加的職能如何處理,目前還沒有公開說法。

網絡編輯:Irene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