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法”
耍猴人難以理解這么復雜的手續,理解了也做不到。流浪是這項民間藝術自古以來的常態,走到哪,演到哪?!跋褚埖囊粯印?,驅趕、辱罵甚至被打,都是常事。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邵克
由“生猴”到“藝猴”,要經過多年的馴養,與人類的情感交流更不可少。
12歲的藝猴阿丹,在主人因涉嫌非法運輸珍貴野生動物罪被帶走后,“自然”地死去。與動物保護、城市管理等現代文明的沖突,古老的猴戲藝術瀕臨滅絕。
阿丹本來只在表演中“死”去。雙手反綁、蒙著面的猴子跪在地上,耍猴人依《猴法》判它“死刑”。玩具槍射擊后,猴子應聲倒地。表演在圍觀者的哄笑聲中結束,“溜子”們開始繞場收錢。
最后一出戲
鮑鳳山把出門的日子定在了6月23日,按老黃歷上的說法,農歷五月二十六,宜祭祀出行。
他和弟弟鮑慶山分別在自家的正堂里燒了香,帶著3只猴子——12歲的“阿丹”和它的一對子女,磕頭拜了財神,出了門。
在南陽汽車站,兄弟倆碰見田軍安、蘇國印和他們的3只猴子,也準備到東北去。四人結伴而行。
裝在鐵籠子里的猴子,和塞滿衣服、道具的化肥編織袋、拉桿箱,都擠在大巴車底下的行李庫內。
鮑鳳山2012年之后才開始乘坐大巴車外出。耍猴人以前為了省錢,更愿意扒火車。有人因此被撞殘,有人甚至喪了命。
猴子們早已習慣了這樣驚險的旅程。每次阿丹一看到火車,就自己先爬了上去。它隨主人闖過全國二十多個省份。那時連鍋碗瓢勺、被子等也會捎上。
整整兩天后,到達兩千多公里外的哈爾濱。一個國際會展正舉行,聽說查得嚴,滯留幾天后,四個人踏上了去牡丹江市的汽車。
到牡丹江已經是7月9日。四人住進了市文化廣場附近城中村的旅店,房費每天15元。鮑氏兄弟和3只猴子擠在一個十多平米的房間。
在扒火車的年代,耍猴人往往寄居在火車站附近的涵洞下。幾塊磚頭壘起鍋灶,幾根木柴便可以燒火做飯。
當天下午,鮑氏兄弟在牡丹江市文化廣場鋪開了場子。52歲的哥哥鮑鳳山是“掌班”和“把式”,負責耍猴、開地。47歲的弟弟鮑慶山負責看管行李和收錢,行話分別叫“看挑兒”和“溜子”。阿丹和一雙兒女表演。它們才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12歲的阿丹尤其引人注目。“敬禮、向右轉&helli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I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