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你而動聽 ——聽障恢復者張萌自述

自己的名字,是我最早聽清楚的詞。漸漸地,就像拼圖一樣,生活一點點變得完整而美好。

(張萌:復旦大學畢業生。自小右耳失聰,初二左耳失聰,奔波兩年無果返回學校讀書,憑著頑強的毅力自學,五年后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有幸戴上電子耳蝸重返有聲世界,不放棄就有希望,有愛走遍天下,在回歸有聲世界的同時不忘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自己的名字,是我最早聽清楚的詞。漸漸地,就像拼圖一樣,生活一點點變得完整而美好。

經歷過無聲世界的我,在重返有聲世界后,更能體會到聲音的可貴。生命的旋律,因為這場挫折變得跌宕起伏。

我自小右耳失聰,左耳聽力正常,依然快樂地度過了童年。讀初中時,聽力障礙逐漸顯現出來,單耳聽力無法保證我聽到所有老師的聲音。初二時左耳失聰,并伴有嚴重的神經性耳鳴。輟學回家后,我和父母一起走遍了西安市及其周邊的大小縣城,奔波兩年無果,由于家里經濟條件有限,最終放棄奢望,堅持返校讀書。

剛開始回到學校,因為在生活、學習上無法和別人正常交流,我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變得自卑、敏感、沉默,語言表達能力也逐漸喪失,常常在黑夜里獨自忍受無休止的耳鳴。老師和同學們的熱心漸漸幫我打開了心門,通過看口型、寫字、手指比劃等方式,適應了正常學習生活,并且打消了去聾啞學校的念頭,最終以優異成績升入當地的重點高中。

雖然上帝關上了一扇門,我卻靠著對知識的執著打開了一扇窗。在失聰的五年時間里,我總是以貝多芬那句“扼住命運的咽喉”來激勵自己。

高中階段,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高一的同桌和班主任,老師鼓勵我做一名“無聲世界的舞者”,同桌通過和我耐心的交流打開心門,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不斷幫我聯系資助。高二時,我成為浙江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的珍珠生(浙江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撿回珍珠計劃”旨在全國各地幫助家庭貧困、學習優秀的高中生),得以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失聰五年,我漸漸忘記聽到聲音是什么感覺了,說話也變得模糊不清,回到有聲世界變成了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只是堅持一直向前走。幸運的是,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在了解我的情況后,和他的朋友出資二十多萬,為我裝上了電子耳蝸,醫院以及社會眾多愛心人士也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終于,2009年3月9日,在失聰將近五年后,我在上海五官科醫院完成了電子耳蝸的植入手術。

在術后康復的一個月里,我常常想象:聲音是什么樣的?是不是就可以聽見爸媽說話、聽見動聽的音樂了?4月16日,開機的日子終于到來,本以為一裝上就可以聽到別人在講什么,而實際上還需要3-5個月的語言訓練期,從聽懂簡單的鈴聲、風聲到一個字、兩個字,甚至一句話,每聽懂一個字的時候就滿心欣喜,仿佛一個美好的天籟世界在逐漸向我打開

還記得班里的同學當時特別喜歡叫我的名字,以便測試這個機器真的有效,而每次我的轉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自己的名字,是我最早聽清楚的詞。漸漸地,就像拼圖一樣,生活一點點變得完整而美好。

戴上電子耳蝸以后,經過不斷地訓練,聽力的分辨率不斷提高,語言功能也不斷增強。最終我考取了復旦大學。

我的經歷,就是我的財富。在課余時間,我跟隨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走訪了全國數十個城市,在新疆、河南、江蘇、安徽、山東、河北、河南、上海等地,我和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分享我的經歷,激勵大家樂觀面對生活。至今,我還走在分享故事、傳遞正能量的路上,永不放棄!

一路走來,我才發現還有更多的孩子和我一樣,在無聲的世界中努力抑或掙扎。有的孩子有幸裝上電子耳蝸,卻讓家里背上了巨大的負債;有的孩子因為經濟限制一輩子處于無聲的世界中,并由聾致??;有的孩子一出生就不知道聲音和語言的存在;有的孩子甚至因為聽力的影響變得敏感自閉?;氐接新暿澜绲穆贸?,不單單是一筆錢、一個人工耳蝸就可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重建。

從無聲到有聲,雖然迂回曲折,卻是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這份不完美賜予我不斷挑戰自己的勇氣,活出不設限的精彩人生。

回到聽力世界,更是我體驗這個精彩世界的開始。我在大學所學的博物館學,成了我走向這個世界的窗口。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喜歡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了解當地的習俗和文化,也因此喜歡上了旅行。今年暑期,我和兩個伙伴去東南亞騎行——從廣西南寧友誼關出境,途徑越南、柬埔寨到達泰國曼谷,見識到了“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感受到最溫馨的邂逅是人心,一路前行,一路收獲。

生命,因為愛變得更加動聽。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