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錄】荊歌,快放下毛筆

哈哈,這不是天賜良機嘛。老兄,你好好看風景吧,文壇太小,你擠著我了,如今你悄悄地別去不帶走一片云彩,我很開心。今后你握毛筆,我拿鋼筆,井水不犯河水,這才是理想的朋友關系。當時我確實這么想的,也許不免有些自私猥瑣。

責任編輯:朱又可

用黃永玉的話,時間過得真快,我他媽的也快老了。對不起,我說了粗話,為了補過,接下來我準備用文縐縐的語言。十二年前的夏末秋初之際,荊歌從天堂的一隅蘇州出發,我從天府的中心成都出發;殊途卻同歸,我們不約而同來到北京東四環外的一個叫十里堡的地方,加入了一個臨時組織:首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期限四個月。這個組織不比身高,也不比財富,更不比臉上有沒有可愛的酒窩,但荊歌還是把我們都比下去了。那時的荊歌在小說創作上配得上“風頭正健”這個詞,為了讀他發表在《收獲》《鐘山》《花城》上的作品,我每年都得付出不少個不眠之夜。通過他靈通的文字,我喜歡上了這個不曾謀面的人。我甚至有種感覺,我拋妻別子,大老遠去到那里,就是為了見到荊歌。

但荊歌不是那么容易見到的,雖然同在一個班里,同住一棟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