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對話錢理群先生
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影響一個算一個,幫助一個算一個”。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石越婕 王慶峰
錢理群,北大中文系退休教授。
靜悄悄的教育存在變革
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影響一個算一個,幫助一個算一個”。
南方周末:上次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訪,你談到要從中學教育退出?,F在也有人在體制外做各種教育實驗,有跟社會結合很緊密的職業教育,還有從國外引進的各種教育理念。有些家長不愿讓孩子進入12年的基礎教育體系,想讓孩子接受另一種教育,這能走通嗎?
錢理群:我提出退出中學教育,是因為認識到整個中國教育病癥已不是觀念、方法問題,而是利益問題:中國教育已經形成了巨大利益鏈。組織教育改革的人就是在應試教育中獲利的人,這就是應試教育越反越紅火的原因所在?,F在中國的整個改革都進入了深水區,教育改革尤其如此,不徹底斬斷圍繞應試教育建立起來的利益鏈條,中國教育改革和教育毫無希望。這不是單純的教育內部改革所能解決的,這就是我所說的要“在教育之外談教育”的意思。你所說的在體制外的教育試驗就是在尋找另一種可能性。
在體制外做教育試驗中,我注意到出現了一批有社會責任感、有人文關懷的民營企業家,他們正在以不同方式參與教育。中國的私立教育可能會打通另一條路。但可以到這類學校讀書的人有限,絕大部分還得在國家教育體系中。在體制外開辟新的教育,不太可能形成主流。
問題是,體制內怎么辦?這也是許多教師向我提出的問題:我本來就不在中小學教育界,而且已經退休,當然可以“退出”;但現在處于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卻是退不出的,他們還要吃教育這碗飯,又不甘心混飯吃,應該作如何選擇?我和許多老師都討論過這個問題,最后形成一個共識,就是“好人聯合起來做好事”。具體到中小學教育領域,所謂“好人”,就是我所說的“真正的教師”。真正的教師有兩個特點,一是他們自己愛讀書,愛學習,有上進心;二是他們心存教育良知,愛學生,關心學生的生命成長。這樣的教師,在教育第一線是不乏其人的,我的估計是比例小而絕對量不小,但能量、影響都很大??赡芤凰鶎W校就這幾個人,但非常優秀,有威望。問題是他們應該“聯合”起來,不然就會被湮沒了。我接觸到許多年輕教師,他們剛從學校出來,是有許多理想與抱負的;但在現實不斷遭遇挫折,看不到希望,日子久了,就被磨平,隨波逐流,甚至也成利益鏈條里的一個環節了,但他們中有些人又不甘心于此,心里是很苦的。要防止墮落,就需要聯合起來,擺脫孤獨,相濡以沫,形成力量。聯合起來做什么“好事”?這就是我和一些老師提倡的,推動“靜悄悄的教育存在變革”。具體地說,就是從改變自己和周圍的教育存在開始,盡力按照(或部分地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與理念去進行教學,從改變自己的課堂做起。
南方周末:在課堂內發展區別于應試教育的第二教育?
錢理群:對。就是在現行教育體制下,打進一個新的因素。盡管總體上仍然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框架,但卻要努力在局部范圍內超越應試教育。根據許多教師的經驗,這不是不可以做到的,特別是聯合起來,有了一個群體的力量。而且也是會得到體制內的有類似理想的領導的支持的。因此,我們要說兩句話:一是不寄太大的希望,二是還有希望。在現行教育體制下,不可能大有作為,但還是能夠小有作為,甚至中有作為的。當然,你這么做,不會影響全班學生,甚至有些學生還會因此反對你。但一定會有學生受到影響,發生作用。因此,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影響一個算一個,幫助一個算一個”。我還和老師們算了一筆賬:如果你在每一個班級里,影響了三、五個學生,積累下來,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