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路上的中國阿甘
第34屆北京馬拉松開賽前一小時,尚未亮起的天空,藍蒙蒙的一片。霧霾籠罩,不過,還是有一群“跑馬”路上的中國阿甘。
責任編輯:王小喬 何海寧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李雅娟 楊國要
受河南焦作非法集資案牽連的投資者遍布河南跑步,釋放快樂,也與拉扯人類向下的力量抗爭。圖為2014年北京國際馬拉松現場,這是田同生第42個馬拉松,魏江雷第11個全程馬拉松。東方IC、安徽、山東、山西、陜西、北京、上海等地。
田同生:62歲,42次跑馬
戴著口罩,田同生用自己的第42個馬拉松——北京馬拉松,來慶祝62歲的生日。他55歲開始跑步,目標是跑100個馬拉松。
坐在咖啡館里,習慣穿緊身、彩色運動服的田同生,開玩笑說,“好身材要秀出來”。2014年9月29日8點45分,他比采訪時間早到了一刻鐘,此前已經圍著小區跑了個10公里。
見面前一天,他剛從柏林跑馬拉松回來,接著要去芝加哥跑,然后回來跑10月19日的北京馬拉松。20天,三場。在他的生活里,跑步已經跟吃飯一樣,成為生物鐘的一部分。
“在國內,我是變態;在國外,我就是常態。”他說,英國很多同齡人都是跑馬???,但是在國內,不大會提中老年人的肌肉力量,更多的是養生常識。
他的家人也都跑,連5歲的小女兒都有三雙跑鞋,能跑上2公里。
自2010年起,從事管理咨詢職業的田同生,開始致力于推廣跑步,先萬科,后聯想。比起重復的日常工作,馬拉松容易讓人有成就感,也是平等的。身份、地位、財富都無法幫到你,只能讓左腳邁過右腳,每一步都靠自己。他說。
如今他已是跑步圈里知名的“田老師”。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在一次交流會上說,田同生是他的教練,跑了兩年,“今天可以不讓我在萬科干工程,但是沒人可以不讓我跑馬拉松。”
央視解說員于嘉:自己什么樣兒,我清楚
從于嘉的家,到中央電視臺的距離是7公里,他賣了車,每天跑步上班。原來央視沒遷到東邊的時候,他也跑,“也才二十來公里&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