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交換智慧 聆聽靈魂

拙見2014年度盛典

地點:廣州,廣州大劇院

人物:莫言、許鞍華、楊錦麟、陳偉鴻、朱鼎健、毛繼鴻等

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上此刻站著莫言。

他穿著紅藍色小格子襯衫,露出那種獨屬于莫言的樸實的笑。他音量不大,把當下最熱的社會事件用最簡短的語言說了個遍,又一口氣給臺下的觀眾講了四個小故事,用以詮釋他演講的主題—“喧囂與真實”,還不忘調侃了主持人的光頭。

臺下數度掌聲雷動。相比上午劇院里滿場鴉雀無聲的聆聽,因為莫言的到來,下午劇院的氣氛更加熱烈—雖然暴雨來襲,但絲毫沒有澆熄臺下觀眾的熱情。廣州大劇院的歌劇廳里,從舞臺兩側到四樓觀眾席,逾千人的座位幾乎坐無虛席。

莫言

這絕對是廣州年度分量最重的文化盛事。作為壓軸嘉賓,莫言第一個出現在下午的21分鐘演講里。但他不是臺上唯一的主角。在他之后,是電影導演許鞍華和例外品牌創始人毛繼鴻的演講。上午的場次,則還有媒體人楊錦麟、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和央視財經主播陳偉鴻。

文化盛宴

“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個這樣的盛典,沒有領導開始的不著邊際的致辭,沒有嘉賓平淡無奇的講話,沒有道聽途說,沒有心靈雞湯,有的只是偶爾的會心一笑,有的只是那些純粹的,能夠觸及我們靈魂的21克的演講,這就是我要的,我們的拙見。”沒有長篇大論的甘苦談,也沒有枯燥的官方致辭,“拙見”盛典就在主持人田延友簡單的開場白下拉開了帷幕。

很多人會將這次的“拙見”與美國的TED大會聯想到一起。每年3月,TED大會將召集眾多科學、設計、文學、音樂等領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們關于技術、社會、人的思考和探索。近年來,國內開始出現類似TED大會的演講分享活動,諸如“一席”、“聽道”、“開講啦”是其中比較成熟的例子。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和廣東拙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拙見”算是這種大會中的“新人”,但卻以浩大的聲勢和鮮明的風格迅速占領了一席之地。

與其說“拙見”盛典是一場中國式的TED大會,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場文化藝術圈的派對。無論從舞臺燈光的設計,還是嘉賓的身份,都讓“拙見”如同一個星光熠熠的晚宴現場,呈現出各種明星化的姿態。臺上,嘉賓們的演講與交流也不僅僅限于自己的專業領域而已,互動之間碰撞出不少有趣的細節,像楊錦麟和陳偉鴻,就在主持人的鼓動下,趁興秀了一把歌喉。臺下,端坐的觀眾除了熱愛文學藝術的市民,更多的是廣州城中甚至是從其他城市趕來的媒體人、文化人,他們齊聚一堂,是為欣賞這場交換智慧、聆聽靈魂的盛宴,也是圈中好友相聚的良機。

“拙見”背后

雖然臺下的觀眾都是為了莫言、許鞍華、楊錦麟等人而來,但田延友無疑才是這個舞臺的主人。田延友的首要身份是企業家、營銷專家、商人。而現在,田延友的身份是拙見的總策劃、出品人。從商多年,田延友的最大心愿卻是做一件與商業全無關系的事情,“拙見”便是他踏出的至關重要一步。

如同例外品牌創始人毛繼鴻橫跨商業和文藝界的多重身份為方所貢獻著自己的人脈和影響力,田延友的多重身份也為這場“拙見”盛典帶來了許多便利。當天,作為整場盛典的主持人,舞臺上的田延友一改商人的派頭,更像是一個八面玲瓏的文化人,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名人談笑風生,其間笑點多多,火花不斷。

毛繼鴻

楊錦麟

實際上,早在五月,“拙見”就開始了第一場內測活動。地點定在武漢的中南財經大學,演講者有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還有后來被請來作為“拙見”盛典第一個出場嘉賓的知名媒體人、錦繡麒麟傳媒創辦人楊錦麟。內測效果不錯,現場互動時間更從原定的三十分鐘延長至一個半小時。

雖然楊錦麟和黃怒波的分享讓田延友獲益匪淺,但內測的效果依然跟田延友的預期產生了很大的差距。由于內測舉辦地點選在了大學里,學校領導也提出了要介入對話成為嘉賓的要求,但這一要求遭到了田延友的拒絕。對于第一場內測的反思,促成了這次拙見盛典以更加成熟完整的姿態亮相。接下來,“拙見”還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各種演講交流活動,邀請文化、藝術、科技、創業、媒體、公益等各領域的嘉賓,繼續打造有質量的分享平臺。

文學之重

聲勢浩大的“拙見”盛典,僅僅是南方國際文學周的其中一環。

作為南國書香節的系列活動,南方國際文學周至今已經舉辦到第三屆。比起前兩屆文學周,今年的活動內容顯然更加豐富。在每年慣例的嘉賓講座上,主辦方邀來麥家、格非、于丹等知名作家出席面向所有普羅大眾開放的“公眾對話”,值得一提的是,嘉賓隊伍中還有近來因無緣魯迅文學獎而備受關注的作家阿來。

除了“拙見2014年度盛典”,今年的文學周還增加了“荷蘭文學中國之行”、“首屆南方國際出版論壇”、“詩歌島”等主題單元或獨立單元。既然稱之為“國際”性的文化盛宴,必定是少不了“國際友人”的加盟亮相。荷蘭作家就以團體的架勢出現在這次文學周上—今年的文學周首次啟動了主賓國活動,主題為“荷蘭文學中國之行”。來到中國的荷蘭作者同樣來自各個不同領域,有歷史社會學家艾布拉姆·德·斯旺、生物學家耶勒·熱尤墨爾、美學家約斯·德·穆爾、漢學家林恪和荷蘭籍伊朗作家卡德爾·阿卜杜拉。

如果說“拙見”盛典、“公眾對話”對讀者的低門檻開放是普羅大眾的福利,那么“首屆南方國際出版論壇”則更具專業性和針對性。中國國務院特聘中國圖書國際顧問董事會董事、國際出版人托筆·伊迪,英國企鵝蘭登書屋亞太地區總裁大衛·帕里什等國際出版機構的高管和國際版權代理機構,以及來自全球的資深出版人在論壇上深度探討了中國圖書版權的國際市場,以及國際版權貿易中的成功案例和障礙。“中國圖書如何能在國際上實現暢銷”,這個命題不僅僅透露著中國文學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為更多致力于出版行業的專業人士拓寬思路,并提供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

首次在文學周上亮相的,還有國際詩歌及文藝分享平臺“詩歌島”。詩人于堅、詩歌評論家張清華和韓國詩人李晟馥進行了一場關于詩人身份標識的對談,來自兩岸三地的女性詩人馬莉、宇向、江濤及袁紹珊,則通過詩歌朗誦與影像、繪畫作品的結合,尋求詩性表達的藝術體現。作為一座以詩歌為核心元素的文藝島嶼,“詩歌島”正式啟動后,還會定期推出詩歌主題交流和朗誦活動,創造一方多文藝形態的自由交流天地。

回望今年的南方國際文學周,托筆·伊迪的一句話頗具玩味:“當世界走向技術和混沌的時候,中國人仍然相信文學,我相信中華能夠站在世界頂峰。”文學能夠以更多不同的形態出現在普羅大眾觸手能及的周遭,并得到尊重和信賴,這才是文學真正的力量所在。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