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經典可以永遠青春
“張艾嘉不是演電影的嗎?她怎么懂古典音樂!”一些自認很有研究的聽眾,雖不知道《蕾諾兒》是什么,卻以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把古典音樂供在遙不可及的神壇,仿佛這樣匍匐膜拜,自己就可以跟著高級幾分。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陳琪
“張艾嘉不是演電影的嗎?她怎么懂古典音樂!”古典音樂是放在玻璃柜中的博物館展品?
2014年10月4日,看張艾嘉和鋼琴家嚴俊杰在上海簡單生活節演出,作為該節目最初的策劃者,實在感觸良多。
我之前并不認識張姐(我們這樣叫她)。之所以合作,全然是意外:臺灣愛樂(NSO)每年都規劃解說音樂會。身為受邀講者之一,我在2012年設計了一場“音樂鬼故事”,曲目包括李斯特為朗誦和鋼琴所作的《蕾諾兒》(Lenore)——大家都熟悉李斯特的鋼琴長才,以及他在歌曲和交響樂的建樹,但很少人知道他寫過五部以鋼琴伴奏的單人朗誦戲劇(melodrama)。其中最早完成,篇幅也最長的,就是選用德國詩人博格(GottfriedAugustBürger)根據民間傳說所寫下的同名敘事詩《蕾諾兒》。
能安排罕聞作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