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則短】閉上你的大腦
據說,到現在為止,人類大腦的開發只完成了10%,剩下的90%是一片混沌,宛如洪荒時代的宇宙,等待著外力刺激,形成大爆炸。
責任編輯:李曉婷 袁蕾 實習生 喻冬宇
有關部門對科幻作品有諸多限制,而呂克·貝松的《超體》提供了科幻電影的另一種可能。
九百多年前的仲秋之夜,東坡先生夜游赤壁,寫下冠絕千古的《赤壁賦》,慨嘆人之渺小,時間之無情,虛無和靈性的難以掌握,以東坡先生的聰明,假如把他放在今天,他就是《超體》的導演了,他看到了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卻無力闡釋。
呂克·貝松的《超體》提供了科幻電影的另一種可能性,不用到外太空、也沒有外星人,只需要拿出《時間簡史》,翻到某個頁面——比如第二章“時間和空間”,比如第十章“蟲洞和時間旅行”——隨便翻一頁,看到一段理論,就想辦法把這一段拍下來吧,《時間簡史》簡直是個富礦。
據說,到現在為止,人類大腦的開發只完成了10%,剩下的90%是一片混沌,宛如洪荒時代的宇宙,等待著外力刺激,形成大爆炸——《超體》把這個幼稚課題加以形象化地推演——并不更高級,但足夠讓科學松鼠會之外的觀眾驚艷了,并紛紛投入想象,我的大腦要是開發到100%一定能當上董事長。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個女孩看完《超體》以后說,“像我這種情感充沛的人估計智力只開發了2%。”我回復道,“你已經開發到90%了。”這是這兩天很多人的話題,大家攻擊對方的腦容量,取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是攻擊。
建立在《時間簡史》理論基礎上的科幻作品最容易被科幻迷肯定,其中包括折疊時間(折疊了時間就折疊了空間)、黑洞(黑洞里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時間旅行(穿過一個空間維度的蟲洞就進入了另一個時空)等等,越到迷人處,就越接近哲學,也就越抽象和虛無,這正是藝術家們和理論物理學家合體的美妙時刻,人們終于可以擺脫葉永烈式的科幻——“未來的汽車可以在地面上飛”、“未來的電視機由遙控器控制”、“未來人類將在月亮上建立空間站”,從而成為自我的王者——假如愿意,我可以用大爆炸形式將自我分裂成無數個小我,它們以光速或者超光速反向飛行,超越時間,再坍縮在一個滅點,重組在唐朝安史之亂的那一年,別忘了帶一把無限子彈的沖鋒槍,這樣你就可以平亂,并且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官拜節度使,從此作威作福。
但是有關部門討厭這種胡思亂想,覺得不健康,因此禁止了個別胡思亂想者的時間旅行,你甚至連穿越回去幫老鄉打鬼子都不行——順便說一句,有關部門有個理論特別好玩——“不許拍鬼片,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鬼”,但“可以拍攝奇幻電影,可以有鐘馗和神都龍王”,又但是,不要嘗試拍攝現代版的神都龍王,比如上海的黃浦江里有個丑陋的龍王,他愛上了公司總裁的女兒之類的,那個也很不健康……
借助外力提升人類智能,是個特別古老的話題,上古人類剛剛從洞里鉆出來,就赫然發現宇宙寥廓,好多問題一時無解,搞得自己很狼狽,無法跟后人交代,只好編造神話,后來連神話也編不過來,此刻產生了分野,東方遁入虛無,建立樸素的哲學天人觀,西方進入實證,建立了數學和物理學,赫赫煌煌的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就這樣出現了——以他們的理論作為思維工具,科幻才能插上科學的翅膀,而人類的大腦還是兩斤多一點,溝回并沒有比那些上古人類更多,所以,閉上大腦吧,別想太多了。
網絡編輯:I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