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輿論監督也能“新常態”
這樣的“新常態”,會讓政府丟盡臉面,讓民眾天天跟著罵娘嗎?事實上,輿論監督包括一些負面評價并不都如人們想象的那么糟糕,一個渾身上下都是敏感點、啥都不能碰的家伙才糟糕透頂呢。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陳琪
張鴻銘、項永丹力挺輿論監督或許只是個案,但此類故事延展出的官民互信卻著實令人鼓舞。
如果想要證明媒體天天監督并沒有怎樣的破壞力,我就會不避親疏地端出杭州電視臺的《民情觀察室》。
《民情觀察室》每天都在監督什么?那就看看它最近播出的一些選題:《停車難:如何破解“找”之難》、《整治黑外賣游擊戰還是持久戰》、《200萬環保設施 緣何成了違建》、《備受爭議的公交專用道》……這檔欄目的形式是這樣的:先是記者和民情觀察員調查,然后是民情評論員向官員“喊話”。例如,2014年10月9日《遲遲不開工的經濟適用房》這期節目,報道了三墩景溪南苑1631戶居民申請的經濟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