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緩行”,不是“不行”
如果滬港通在年底前后推出,隨著準備充足的機構投資者入市,可望為市場奠定更理性和積極的投資基調。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如果滬港通在年底前后推出,隨著準備充足的機構投資者入市,可望為市場奠定更理性和積極的投資基調。
2014年10月26日,滬港通延期推出的消息終于“靴子落地”:香港交易所發布消息稱,各方已就實施滬港通做好了技術準備,但截至當日,香港交易所尚未取得啟動滬港通的相關批準,因此并無實施滬港通的確實日期。
消息傳出后,再度引發兩地股市下跌:10月27日港交所(00388)跌幅近5%,同時有近150億港元資金流出“滬港通”概念股;54只香港上市的A股ETF中,近九成下跌;同時券商概念股及AH差價股均被拋售。而上證指數則微跌0.51%失守2300點,延續了此前數天的跌勢。
對此多位市場研究人士表示,盡管滬港通的延期推出令投資者預期落空,但由于兩地股市動力機制不同,因此未來走勢可能出現分化。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認為,恒生指數從250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