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娘”變身華爾街之”狼”,市值逼近千億美金
百度3Q14凈利潤增長27.2%到38.7億,較Bloomberg一致預期高出9%。廣告客戶量同比增長11.2%到51.6萬家,而二季度僅增長4%;資本市場關注的移動端收入占比達到36%,展現了較強的移動端變現能力。財報發布后,百度股價上漲5.55%創下歷史新高,而Facebook,Twitter財報發布后股價紛紛爆跌,華爾街看中了什么促使資金轉向百度呢?
移動變現超預期,成本上漲趨于穩定
百度3Q14移動端流量首超PC端,收入占比達到 36%,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240%。其中約85%的移動端收入來自移動搜索,打消了資本市場移動搜索變現難的顧慮。相比而言,騰訊手游副總裁呂鵬說明手游人口紅利已經耗盡,騰訊3Q14超預期可能性較低;阿里巴巴上市后市值市達2478億美金,我們預估其移動端收入占比低于30%,因此百度在移動端變現速度上快于騰訊和阿里巴巴。
根據分析師測算3Q14 TAC成本占比約13%,已經較1Q13的10.2%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而且近兩年季度已經呈現微幅上升的局面,未來TAC成本繼續大幅上升概率很低,因為TAC自2013年開始大幅上升主因360推出搜索引擎后,百度為保護其聯盟提高了分成比例,但由于360搜索生態仍處于初級階段,對聯盟威脅較低,百度沒有必要繼續大幅提高分成比例。
華爾街看上百度短、中、長期均有合理布局
百度短期移動端入口布局已經完成,拿下了移動搜索、地圖和分發三個重量級入口,移動流量已經超過PC端,收入占比亦達36%,BAT中占比最高。百度在移動搜索品牌滲透率高達95.8%,較PC端搜索還高。其手機搜索、地圖是活躍用戶量和增速最快的APP,這一點收入上已經有所體現,未來幾年仍將是收入主力。
中期布局以百度直達號為核心,整合搜索、LBS、大數據、云等諸多資源,意在布局O2O,并由百度傳統的信息導流延伸至交易平臺。假設交易傭金可以收到5%-15%左右,而廣告占中國消費品總額僅2%左右,再假設互聯網交易傭金為 10%,那么其潛在的市場規模就在2.5萬億以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信息撮合介入交易環節已經是互聯網公司的共識,但介入交易環節困難重重,需要信息流精準匹配、移動互聯網入口、大數據和云計算相互結合,而國內具備此一實力的公司非BAT莫屬,但目前還沒有看到騰訊和阿里巴巴整合資源發力的跡像。百度直達號推出不足兩月,已有40萬商戶在百度開設直達號,表明直達號已經初露“成功之相”。
長期布局上看,百度大腦、無人汽車、筷搜、BaiduEye等是未來“smart everything”的幾款智能終端,有利于百度未來掌控更多的流量入口,與全球科技巨擘Google布局類似,為此百度請來了包括吳恩達、張亞勤在內的技術大拿,以保證百度在技術上處于國內領先。
前期布局即將進入收獲期,百度低估值受資金青睞
移動互聯網打破了搜索、社交和電商的之間界限,BAT全面涉及O2O,將線下產品/服務搬到線上,并且從互聯網傳統的信息匹配到交易環節,因此未來衡量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可以用服務使用頻次和使用時間來衡量,使得不同互聯網公司之間可以用單活躍用戶價值(市值/MAU及市值/DAU)來衡量。
百度以前主要以廣告收入為主,廣告業市場規模有限導致市場給其估值不高;但百度前期重金投資的數字娛樂和O2O事業即將邁入收獲期,而成本上升趨緩,預計百度通過直達號進入交易環節后,其用戶價值必將隨著提升,這正是百度近期逐步受到資金青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