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我們真的不是藍翔技校!
一個針對企業家的菁英訓練營竟然被比作了藍翔技校?!
沒錯,有圖有真相!11月1日,華夏之星第四屆菁英訓練營的第一天。當新一屆學員們的照片出現在華夏之星微信群里的時候,就有往屆學員感慨:不像訓練營,有點像藍翔培訓班。
都是咱們橘紅色的工裝惹的禍,不過,乍一看,還真是有點神似。
但是,小編要替本屆學員們鳴不平了:師兄,你說我們像藍翔培訓班,可我們哪里比人家強???
證據一:
藍翔的學生起碼有個床可以睡吧,可華夏之星的學員們只能睡帳篷,而且七天七夜不能洗澡。
證據二:
吃完飯還得自己洗碗,藍翔的學生你們會嗎?
證據三:
藍翔的學生吊個梁好歹會有個起重機,可華夏之星的企業家們完全是手工啊。
還有好多亂七八糟的證據,比如在這個連小學生上課都揣手機的年代,我們華夏之星的學員上課還要上交手機,相信這一點藍翔技校都還沒有做到。
好了,不抱怨了。既然說到上課,不得不說,第一天的課程讓各位學員受益匪淺。如今這個時代,人人都在說互聯網,本屆學員大多是傳統企業的從業者,對于如何擁抱互聯網、如何實現向互聯網的轉型大多舉棋不定。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教授的《互聯網經濟下的供應鏈金融創新》,為學員廓清了許多疑慮。
再回頭來說說我們的“奇跡”——用七天時間建造一座圖書館,給鄉村孩子們留下一個讀書成長的創想空間。11月1號是第一天,清晨六點,天還沒亮,大伙兒就起床投入了戰斗。
雨水擋不住激情,巾幗也沒有半點讓須眉的意思。
回望我們這一天的勞動成果,覺得離奇跡又近了一步,這點累,值得!
11月1日早晨
11月1日上午
11月1日下午
11月1日晚
晚上,大家還體驗了一次“黑暗中對話”,在一個徹底黑暗的空間里共度兩個小時。小編無緣,不知道里邊究竟發生了什么,但據說有人孤獨、有人恐懼、有人想起了遠方的家人,有人感受到一切歸零,總而言之,好像哲學色彩都多了一點。
話說第一天晚上十二點整,參加完“黑暗中對話”的學員們回到位于維新學校的營地時,整個校園里響起了生日快樂歌,胡浩波童鞋,這個生日有點小難忘吧。
這一天,還有許多志愿者們也在默默付出。華夏之星菁英訓練營第一期的老學員張建偉,過去兩年里堅持作為志愿者參加訓練營,服務新學員,第一天,在食堂里親自為大家打飯的那個就是他。
第三期老學員石偉豐,得知訓練營缺少一名全程志愿者,一日飛三城,連夜趕到維新學校,那位中午主動替大家洗碗,晚上還在工地上挑燈夜戰的就是他。
圖書館正在拔地而起,填充圖書館的圖書也從全國各地紛紛抵達維新學校。華夏銀行在全行范圍內發動了圖書募集,短短一周,就已經收集了12000余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