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地標】廈門紅樓:從反面教材到服務基層

2001年,紅樓成為反腐倡廉的反面教材。為了保持原樣,組織者下足了功夫。在五樓賴昌星臥室,妻子曾明娜的洋娃娃,在主人逃離一年后,依然端坐在床中央。

責任編輯:鞠靖 實習生 李驍晉 俞琴

雖然成了職工服務中心,但徘徊在門前的人們還是會記起,這是紅樓。 (丁帆/圖)

專題按:廈門的遠華紅樓、重慶的文強別墅……這些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無不聯系著曾經轟動當時的腐敗大案,谷俊山“將軍府”的曝光,則續寫了這份名單。腐敗高官們出入豪宅、歌舞升平時,也正是他們呼風喚雨、揮斥方遒的時刻;而一旦他們落馬,這些或矗立于繁華中心、或深藏于幽靜景區的奢侈之地,又一個一個跌落塵埃、回歸平淡。

忘記這些具有特殊含義的“地標”似乎是不應該的,它們至少是從虛假輝煌回歸真實世界的歷史見證。在這些地方,曾上演過從窮奢極欲到身陷囹圄的活劇,而這也是這些“地標”中的相當一部分曾經或者現在依然是“反腐教育基地”的主要原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出臺了近30條旨在從嚴治黨的新規矩,“重視細節、能落地”被視為這些規矩的重要特點,而“八項規定”、反“四風”則是其中最為公眾耳熟能詳的部分。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堅持黨的領導,依規管黨治黨,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根本保證》的署名文章。在這篇文章中,王岐山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黨員領導干部案例,沒有一個不是在違法之前首先違紀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曾經的“腐敗地標”更不應該被遺忘。南方周末記者回訪這些曾經的“反腐地標”,目的不在于揭開傷疤,而在于“激活”回想。這些并未遠去的案例告訴我們,廉潔并不單單依靠&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