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紙令下 安徽再無花炮廠?
2013年年底,安徽省政府出臺“45號文”,要求一年內關停全省所有煙花爆竹企業。24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做了一個深思熟慮后的決定:起訴省政府。
責任編輯:蘇永通
10月30日清晨8時許,翔鷹花炮廠第七工區門前,準備“幫助拆除”核心廠房現場。
從做大做強到“一刀切”全面關停,政策急劇調整,企業如何適從?
企業不分規模大小,省府補助一律同等,投資者財產權能否得到保障?
法院立案還要請示,行政訴訟能否擺脫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
對于安徽省二十多家煙花爆竹企業的老板們來說,2014年的11月10日是個讓人心情復雜的日子。
這天上午,合肥市中級法院終于口頭答復他們,三個多月前起訴省政府的案子決定立案了。
企業主代表張克軍在合肥中院面見法官的時候,140公里以外的六安市裕安區,政府正對安徽省最大的花炮企業翔鷹花炮廠第七工區的核心廠房進行拆除。
2013年年底,安徽省政府出臺“45號文”,要求一年內關停全省所有煙花爆竹企業。無論企業規模大小,省政府每家補償80萬元,剩下的由各地解決。
從2014年6月起,24家規模較大的企業聯合起來,先提行政復議,再向法院起訴。他們認為,“45號文”與該省長期以來規?;?、機械化、標準化的煙花爆竹產業政策存在沖突,而補償額遠低于企業資產。
這一天,翔鷹花炮廠第七工區負責人葉秉柱覺得“大勢已去”,加上其他股東大多外出上訪,也就沒再阻攔拆遷。
“我們都是聽話的”
關停決定源于2013年12月27日印發的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第45號文件,即《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安全監管局等部門關于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整體退出意見的通知》。目的是,調結構,保安全。
文件要求,2014年底前,全省75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必須全部關閉。省政府按每家企業80萬元的標準安排專項補助,其余部分,由各市、縣根據關停企業資產狀況等給予適當補助。
“大家以為還能再干幾年,沒想到這么快,一下子都得關了。”廣德縣煙花爆竹行業協會會長張克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個“一刀切”的決定,和省里這些年的產業政策很不一致,完全出乎意料。
根據安徽省安監局相關文件,2007年時,安徽全省的煙花爆竹企業還有三百來家。2012年安徽省出臺的“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比2010年的147家減少35%以上。
“產業調整的說法好多年前就有了。2010年就說有序退出,但主要是通過標準引導,讓市場自然淘汰。你要擴大規模,建防爆墻、搞道路硬化,都得投錢。達不到標準的,肯定慢慢也就退出了?,F在留下的,基本上都是達到標準、規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