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沙 在巴丹吉林沙漠縱情詩酒

誰對星空下的吟詠急不可待?誰在品詩品酒中歌舞不已?又是誰在湖邊粗簡的屋舍旁流連忘返?一群愛好詩書、喜歡沙漠越野的社會精英,和一群文化名流,組成大漠“遠征隊”,從甘肅張掖直插內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共赴一個名為“詩意之行—巴丹吉林沙漠星空夜”的戶外之約。

【人物簡介】

李敬澤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原《人民文學》主編,曾獲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評論家等,著有《顏色的名字》、《紙現場》等多部文集。

謝有順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馮牧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等。出版有《文學的常道》、《從密室到曠野》等著作。

李亞偉 著名詩人、 莽漢詩派創始人,曾獲魯迅文化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等,著有《中文系》、《河西走廊抒情》等。

雷平陽 著名詩人,曾獲人民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等,著有《云南記》、《出云南記》、《天上攸樂》等。

潘洗塵 著名詩人、天問文化傳播機構董事長,曾獲第十八屆柔剛詩歌獎,著有《飲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們看海去》等。

趙野 著名詩人、藝術策展人,曾獲《作家》雜志詩歌獎、“天問詩人獎”等獎項,著有《逝者如斯》、德中雙語詩集《歸園》等。

默默 著名詩人、視覺藝術家,撒嬌詩派創始人,作品被翻譯介紹至意大利、法國、荷蘭等20多個國家。

關晶晶 著名畫家,曾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如:逾越—2013中國繪畫;無常之常—東方經驗與當代藝術。

古馬 著名詩人,著有詩集《胭脂牛角》 、《世紀末的花名冊》等。

“在唐朝,一個人將萬卷書讀破,將萬里路走完/帶著素娥、翠仙和小蠻來到了塞外/他在詩歌中出現、在愛情中出現,比在歷史上出現更有種”。

以書寫《河西走廊抒情》獲得2013年魯迅文化獎的李亞偉于9月10日深夜,從蘭州驅車,來到河西走廊的豐饒之地—張掖。和他相伴而行的是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謝有順,詩人雷平陽、默默、趙野,畫家關晶晶等。

詩人潘洗塵、古馬在張掖等著他們。這一夜,大酒伺候??途釉颇系呐讼磯m、默默、趙野和云南土著雷平陽,是李亞偉的老朋友。李亞偉以《中文系》、潘洗塵以《六月,我們看海去》、默默以“撒嬌”詩派、趙野以推動“第三代人”詩歌運動爆紅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們在當年全國詩社大串聯上認識,熟悉彼此的“氣味”。最近幾年,李亞偉喜歡云游云南,與這些云南的異鄉知己,喝酒、斗茶,讀詩,互相埋汰,忘掉少年的虛浮與名利,開始享受俗世的逍遙。

雷平陽書寫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詩歌,被譽為新邊塞詩人。從西南邊塞云南,這一次,他也直撲風煙塞北。由甘肅張掖到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從生機盎然的綠洲,到神秘干旱的沙漠,生態和人文景觀的急劇跳躍,挑戰了“遠征隊”的想象力。剛出市區,尚未看夠蘆葦豐茂的濕地,遍地駱駝刺就映入眼簾。禿山,沙地,單一的植被—隊員們開始第一次認真地面對“塞外”的場景。在中國第三大沙漠—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雷平陽與朋友們一起把酒行吟。而張掖,是他們塞外行的第一站。“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群杰出詩人在大漠里把酒歡歌。浩瀚星空下,為無名的山河命名,為沉默的風景頌歌。他們沉醉于風景,他們成為風景。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