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國際油價,美國的力量遠遠不夠” 訪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

是否限產保價取決于歐佩克自身的協調,但不得不承認,歐佩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小,特別是新興產油國出現后。長遠來看,現在是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窗口期。同時,也是推出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一個很好的窗口期。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實習生 俞琴 鐘煜豪 梁月靜

劉利剛 (何籽/圖)

是否限產保價取決于歐佩克自身的協調,但不得不承認,歐佩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小,特別是新興產油國出現后。

長遠來看,現在是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窗口期。同時,也是推出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一個很好的窗口期。

低油價時代又回來了?2014年11月13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74.21美元,跌破每桶75美元關口,為2010年9月以來最低。相比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曾一度逼近140美元。

在烏克蘭局勢引發地緣政治危機的背景下,風聲鶴唳的原油市場被陰謀論者解讀為美國打擊俄羅斯的經濟“核武器”——俄羅斯財政收入高度依賴原油出口。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并不認同陰謀論。不過,撥開原油暴跌背后的迷霧,清晰可辨的事實是,中國是油價下跌最大的贏家。澳新銀行(ANZ Bank)是澳大利亞四大主要銀行之一,總部設在墨爾本。

南方周末分析油價暴跌的原因,一種聲音認為美國為打擊俄羅斯,操縱了原油價格。你怎么看這種陰謀論?

劉利剛:很難用陰謀論來解釋這波跌勢,操縱國際原油價格,依靠美國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