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獻策 如何增進內港民間友善

衡量文明有很多指標,如果隨機抽取,絕大多數的情況,香港都會領先于內地。因此,有觀察家曾說,香港最終的成功,取決于內地向香港看齊的速度是否高于香港向內地看齊的速度?;貧w17年,香港與內地的聯系呈爆發式增長,但走得太快,往往會忽略掉很多細節。而細節往往決定了交往的質量。人與人的交往貴在交心。內地與香港內心的親近感是天生的?,F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仔細的思考、小心地呵護,讓他們的接近成為永恒。

近日來,南方周末和九龍倉集團聯合邀請丁學良、徐達內、金燦榮、施振榮、岳經綸等名家獻策,增進陸港民間友善。

原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丁學良教授談到如何促進陸港民間友善,主要將重點放在了教育方面。他建議學生選好大學,讀好大學,建議更多的內地學生來到香港讀本科,這樣“內地學生和香港本地學生互相刺激,帶來學生素質和教育素質的普遍上升,這對兩邊都好”。

知名自媒體人徐達內先生則從信息交流的角度,提出在消除兩岸的誤解方面,主動而真誠的了解是基本,“在這方面信息遮蔽的成分并不重,我相信如果你真的是有心的去了解,而不是只是說跟你對罵,還是可以知道更多的一些東西?!?/p>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大陸和香港民間的認同問題,他認為大陸對香港的政策應該有所改進,“我們的政策要施惠于香港的基層老百姓”。

宏碁集團創始人施振榮先生則從兩岸三地企業的經濟合作的角度分析,他覺得在合作中,“不要怕被吃掉,這個思維是不通的。我們要利用合作的機會,建立自己新的核心能力?!?。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院長岳經綸教授覺得增進內地和香港民間的友善需要“兩地有更好的理解,需要有一種跨境的思維”,同時他指出現在兩地NGO的合作正在不斷加強,除了“請香港的有經驗的社工來做督導,指導我們的社會工作者”外,也有更多香港NGO來內地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