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上的兵馬俑打工者許立志寫作史

“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他們管它叫做螺絲?!边@是打工者許立志創作的許多詩歌中的一句。在深圳富士康“十三連跳”時,他寫下《車間,我的青春在此擱淺》。2014年9月30日,許立志墜樓身亡。十小時后,他的微博定時發布了四個字“新的一天”。

責任編輯:鞠靖 實習生 俞琴 阿梅

富士康的許立志喜歡到廠子門口的這座貼滿“牛皮癬”的天橋上,一有空他就來到這里看車流人流。 (南方日報記者 何俊/圖)

沿線站著/夏丘/張子鳳/肖朋/李孝定/唐秀猛/雷蘭嬌/許立志/朱正武/潘霞/苒雪梅/這些不分晝夜的打工者/穿戴好/靜電衣/靜電帽/靜電鞋/靜電手套/靜電環/整裝待發/靜候軍令/只一響鈴功夫/悉數回到秦朝

——許立志《流水線上的兵馬俑》

2014年9月30日正午,深圳,24歲的富士康普工許立志,離開了城中村的家,一個被單人床擠滿的單間,在一棟握手樓的五層,月租350元。這是4月份剛剛租下的,之前,他在城中村的另一頭,住了三年。

他來到AAA大廈17樓,對面是友誼書城,許立志是個愛書的人,可能去看了會兒書,下午兩點,他出現在大廈17樓,走出電梯,左轉,迎面是一條滿是辦公室的走廊。

那不是要去的地方,他折返,另一頭,那里有一扇窗,扶著窗框朝外看,是林立的高樓,他看了五分鐘。

一年前,他為這一刻寫了一首詩:

他想著想著

往前挪了一步

——許立志《跳樓》

接班人

疼痛的光在珠江三角洲彌漫/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億萬打工者馱著生活的火車/修建通往新世紀的康莊大道 ——許立志《開往南方的火車》

我要踢開粘滯的土地/站立起來/發出曠世驚奇的呼喊 ——羅德遠《黑螞蟻》

“這是他在報紙上的處女作。”羅德遠主編著一份叫做《打工詩人》的民間刊物。2011年的秋天,他收到了青年工人許立志寄來的詩歌。車間、擱淺的青春、流水線、站著入睡的身影,這些他都熟悉,二十年前,他從四川瀘州的鄉下來到惠州,在工廠清點貨倉。

許立志1990年出生,高中畢業外出打工。2011年2月,進入深圳富士康,是流水線上的普工。進廠前,他的銀行卡只剩了取不出來的99元。進廠后,1700元的試用期工資,對他無異于一筆財富。而工作,似乎沒有那么可怕,第一天上班就是夜班,夜里八點到早上五點,流水線旁雙手如飛,他發現時間過得真快,他想,雖然枯燥,但這樣“無憂無惱也自得其樂”。

自得其樂的方式就是寫詩。

詩歌發表一個月后,羅德遠邀請他到惠州參加《打工詩人》創刊十周年聚會,作為年輕詩人的代表。

“他給我打電話,說請到假了,高興得不得了。”那是羅德遠和許立志唯一一次見面。這是一個身高175cm的年輕人,瘦,臉上有著青春痘。在會場,他靦腆地打招呼,隨即淹沒在越聚越多的打工詩人中。

當天晚上舉行了詩歌朗誦會,這個全會場年紀最小的詩人用潮汕普通話朗誦顧城的詩,《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彼時,正是深圳富士康“十三連跳”震驚世界的時候,許立志來自富士康,立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一位與會者評論道,許立志寫下的《車間,我的青春在此擱淺》,“已觸及‘十三連跳’的深層原因”。而通過詩歌舒緩情感,人們看到了悲劇不會重演,“顯然,這位90后青工的內心,實現了某種和解。”

在許立志身上,羅德遠看見了年輕時的自己。他不懷疑和解的可能。打工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