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高倉健

他走后,醫院依照他遺囑,只告知了他生涯中最親密的幾位友人。三天后,這幾位為他舉行了火化密葬。整整一周,他們都堅守著他的遺愿,未作一絲透露。他們都追隨高倉健的人格美學,繼續與他靜默相守。

責任編輯:劉小磊 袁蕾 實習生 周鑫

高倉健去世前兩個月,被一位堅持無農藥種植的社長感動,從醫院出來拍了一個廣告,那天他依舊壓低帽檐,穿著他喜歡的牛仔褲,很高倉健地走在林間和田野,十個小時的現場,他始終不肯坐下,這是他在現場的一貫做派,也是他的美學。誰也沒看出他癌癥已擴至淋巴。如今,那句“不用農藥,就靠汗水”成了他最后的臺詞。圖為高倉健廣告海報, (葉千榮/文)

第一次見到高倉健,是1999年12月,在東京品川的酒店,他要了一間會客廳,從一點半談到近五點。那天他說起他父親,一位曾在中國東北煤礦工作的技術員:“人到了這個年紀,就會想要做些讓父親在那個世界覺得欣慰的事,我把《鐵道員》的中國上映權買下來了,等你翻譯好了,我就送到中國,我要專門放給宋大使看。”宋大使是1980年代初的中國駐日大使宋之光,他非常敬重宋大使。

這是一個老鐵道員和他的小站在時代大潮下消逝的故事,最終卻透出悲壯的美。我告訴他:這不僅是日本的往昔,也是今日中國的一幕,中國也有許多同樣的父親,我想把它翻譯得讓人逐漸忘記這是一個日本電影。

2006年高倉健把片子帶到北京去,親自為坐著輪椅來的宋大使放了一場,然后在北京電影學院放了兩場?;貒笏谛爬飳ξ艺f:“事前聽說學生們看片子時常常失去興趣中途退場,但這次有不少人流淚,最后響起了掌聲……具體的感想,等見面時再告訴你。”

這部片子后來并未在中國上映。

高倉健感到悵然,他把在中國的放映版權和拷貝都留在中國,贈送給了張藝謀,他不期待票房收入,只期盼這部片子能在中國上映。

“老東映都在等你”

如今想來,《鐵道員》的確是高倉健的最愛,他的電影美學,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集大成的體現。能如此成功,也與他的兩位老合作者密切相關。

一位是前東映東京攝影所所長,《鐵道員》和《螢火蟲》的制作人坂上順;一位是導演降旗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