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校遭遇“實戰化”風暴 如何練成善戰“之虎”?

軍校的教育教學如何實現“實戰化”?最深刻的實戰化還是“頭腦層面的改造”。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劉雨樺 實習生 李思文

長久的和平,讓“實戰”漸行漸遠。近年來,一系列實戰化新因素,開始融入到中國軍校之中。 (劉逢安/圖)

軍校的教育教學如何實現“實戰化”?最深刻的實戰化還是“頭腦層面的改造”。

“砰砰”,又是幾聲槍響。2014年11月20日上午,南昌陸軍學院的野外射擊靶場上,槍炮聲、爆炸聲中,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的幾名年輕參訓學員,做起一連串戰術動作,校槍,或立或臥,不斷變換著位置。

他們的目光,正緊盯著隱藏在巖體背后的蘆葦叢中的靶標。

突然,一個平民目標出現在射手的視野內——按照考核規則,如果誤傷“平民”,參訓隊將會被扣掉5分,這需命中8名“敵人”才能彌補失分。

這是解放軍首次在訓練考核中設置“平民靶”。與以往相比,“此次全軍6所院校的軍事技能考核演練中,除大量融入實戰要素之外,也借鑒外軍先進的訓練理念和方法。”總參軍訓部副部長唐寧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說。

暴露了自己,這算勝利嗎?

2014年11月21日上午,一片廢棄的“居民樓”中,學員在進行投擲手雷考核。過去,這項考核的標準是以“遠”為主,誰甩得遠就算贏。如今,“準”成為投擲手雷考核的關鍵詞。

“炸死了敵人,暴露了自己,這算勝利嗎?”總參軍訓部處長劉立峰說,“隱蔽”成為手雷投擲考核的新元素。也就是說,要根據地形和建筑物的實況,靈活決定投彈姿勢:投擲時,身體任何部位只要連續暴露時間超過3秒鐘,就會被記為零分。

長途越野行軍后,學員要通過障礙場;筋疲力盡之后是射擊項目。南方周末記者看到,少數學員累得手都抬不起來,仍要繼續投彈,南昌陸軍學院政委李弘說,“這是將以往單練課目全部連貫起來,實戰就是這樣,屏住呼吸準備射擊的時候,敵人不會出現在你面前。”

一系列實戰化新因素,開始融入到軍營“象牙塔”之中。在從事院校教育工作多年的李弘看來,這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記憶中,自1964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