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我的戲,我是擅自來的” 高倉健·士·中國

“張藝謀認為高倉健是‘士’,我的理解,不是日本武士的‘士’,而是中國‘士大夫’的‘士’。他身上那種可以修煉的士德令人感動。這已經超越了‘中國的’或者‘日本的’之狹隘意義?!?/blockquote>

責任編輯:袁蕾 劉小磊 實習生 周鑫

 

《鐵道員》是高倉健一生私人情感的寫照,也是他最在意的電影。他買下了《鐵道員》的中國上映權,希望能在中國上映,未遂,后來他把在中國的放映權和拷貝都送給了張藝謀,只盼有一天影片能在中國上映。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張藝謀認為高倉健是‘士’,我的理解,不是日本武士的‘士’,而是中國‘士大夫’的‘士’。他身上那種可以修煉的士德令人感動。這已經超越了‘中國的’或者‘日本的’之狹隘意義。”

——東京大學教授刈間文俊

2014年11月10日,高倉健因淋巴癌逝世,他正籌備出演的第206部影片《任風吹》被迫中止。

“東映公司19日在總部樓下和東京、京都的片場分別擺了獻花壇,供民眾悼念。就擺一天,有四千多人前來。高倉健是我們公司培養起來的,所以做了些特別節目,還將他的作品整理成DVD發行,也就是這些了。”東映公司國際營業部的高田志織在電話中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中國,悼念高倉健的氛圍遠遠比日本濃厚。

從南方周末記者掌握的片單來看,持續14年在中國各地舉辦的日本電影展中,高倉健是作品出現次數最多的日本男演員,也成為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擁有《遠山的呼喚》等電影版權的松竹公司全球戰略開發室的野地春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已經有一些在華專場紀念放映活動正在籌備中。

《追捕》在中國的反響超過日本

“參與那些年日中電影交流工作的日本人,基本都走了。當時是中國政府方面先提出電影交流的想法。居間溝通的是德間書店子公司東光德間的森繁先生。”東京大學教授、知華派學者刈間文俊先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1932年出生的日本人森繁曾在中國入伍人民解放軍。日本電影制作者聯盟獲知中國方面的希望后,進行了周密籌備。由于中國大陸電影業是未知的世界,聯盟先派人到臺灣做了調研,研究哪些電影可能會獲得認同。與臺灣相關業務不多的德間書店表現出滿腔熱情。“最后,以德間書店為主,決定以反戰的、揭露資本主義黑暗的、偏于社會批判性的內容為主,所以像《追捕》這樣娛樂性較強的影片不多。”刈間文俊說。

1978年10月26日,第一屆日本電影展頂著“紀念鄧小平副總理訪日”的名頭在北京舉辦,上映了已被德間書店收購的大映公司佐藤純彌導演的《追捕》、東寶公司熊井啟導演的《望鄉》和松竹公司藏原惟繕導演的《北狐的故事》。隨后兩屆,則分別以“紀念大平正芳首相訪華”和“華國鋒主席訪日”的名義舉辦。

與之對應,第一屆中國電影展則早一年,于197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