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人口密度的時空變遷擴張的城市,收縮的人口
一些城市大幅擴張,并不是伴隨著人口的進一步集聚,而是伴隨著人口密度的稀釋。44個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翻了四倍以上的地級市里,有8個人口密度沒有增加甚至減少了,其中四川廣安、山西呂梁和云南普洱同時還位列十大面積擴大幅度最大城市。
責任編輯:王小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建設用地存在外延擴張、粗放利用的情況。2000-2011年,中國城鎮建成區面積增長了76.4%,但同期城鎮人口增速是50.5%。”
2014年11月30日,國土部規劃司司長董祚繼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著重談及了城鎮化中的“人地失調”問題,“人的城鎮化,是城鎮化推進中的明線,而正確處理人地關系,實現人地和諧是一條重要的暗線”。
從官方到民間,人地關系正成為關注城鎮化的一個重要視角。
在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BCL合作機構解譯的遙感數據等信息基礎上,北京城市實驗室(Beijing City Lab,以下簡稱BCL)就借助Geocoding Map等工具進行空間分析,探尋中國人口密度的時空變換,這種變換也恰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人地關系的一個“切面”。這是一家民間學術機構,由龍瀛、吳康、王江浩等青年規劃師和地理研究者共同成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