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銀行與互聯網“寶寶”斗法
面對互聯網金融浪潮的步步緊逼,傳統銀行業希望借助直銷銀行的“虛擬網點”,把筷子伸到別人碗里。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4年8月30日,北京中國國際金融展上,民生銀行直銷銀行廣告。
面對互聯網金融浪潮的步步緊逼,傳統銀行業希望借助直銷銀行的“虛擬網點”,把筷子伸到別人碗里。
2014年以來,16家直銷銀行先后登場。這是中國傳統銀行業對抗互聯網金融的新招數。
直銷銀行又名直通銀行,有點像網上銀行的升級版,其實就是拋開柜面的開戶程序,讓客戶可以在網上直接辦理銀行業務。跟網上銀行不同的是,各家銀行的直銷銀行不僅為本行客戶服務,其服務對象也包括其他銀行的持卡人。
興業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忠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希望用高收益產品引來他行的客戶。”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北京銀行。2013年9月18日,北京銀行與荷蘭國際集團(ING)(國際知名的直銷銀行)合作,宣布開通直銷銀行服務模式,并在北京、南京、濟南、西安四地率先推出首批共計6個試點,致力于打造直銷銀行“線上+線下”的營銷模式。但其目前仍在測試中,還未真正上線。
幾乎與此同時,民生銀行也宣布與阿里巴巴展開全面合作,其中一個重點就是直銷銀行業務。2014年2月28日,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正式上線,成為國內首家真正意義上的直銷銀行。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迄今為止,共有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包商銀行等16家銀行直銷銀行上線,僅2014年下半年就上線12家。
更多的銀行正在為加入直銷銀行隊伍積極籌備,其中,以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為主體的中小銀行更有積極性。直銷銀行能彌補這些銀行網點少、規模小等劣勢,也讓這些銀行和國有大行正面展開金融產品競爭,畢竟誰都希望從他人碗里分得一杯羹。
等來了“通行證”
實際上,直銷銀行概念并不新鮮,最早出現于1980年代,以北京銀行的合作對象、歐洲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