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吳清源
吳老師喜歡的一句話是:“暗然而日章”。出自《中庸》,講述君子內斂,看上去并不發出耀眼的光芒,但會隨著時間推移,漸漸發光。吳老師的一生,也是恪守君子之道的體現。
責任編輯:朱又可
去年吳清源99歲時,江鑄久夫婦看望老人,聽他聊小時候在北平的生活,給他們講棋。吳清源的思路還是那么清晰,正處于低潮時的芮乃偉聽了師父的開導,此后一路連勝。
2014年11月30日深夜聽到吳清源老師辭世的消息,淚流滿面。離開日本之后,每年都會去日本拜見吳老師,這似乎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定式。
吳老師是我小時候下棋時就知道的偉大的棋手,因為那個時候的棋書比較少,接觸到的棋書有吳老師的《黑布局》、《白布局》、《定式舉要》、《序盤作戰》,這幾本書可以說影響了我們“文革”時下棋成長中的一代人,包括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
那時候的吳老師戰績超群,更多詳細的也不太清楚了,然后知道1960年代吳老師因為車禍,不能下棋了。1980年我們訪問日本的時候,吳老師出現在中日對抗賽的現場,給大家復盤,當時我們比較尊敬的像大竹英雄、武宮正樹、小林光一這些棋手都非常尊重吳老師,他來了之后,這些大牌棋手都站了起來,等他入座后才坐下。
等到1990年代因為機緣巧合,也因為有這福分,吳老師收了芮乃偉做他的弟子,能夠近距離聽吳老師講棋。那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但吳老師總是能夠把他的見解用很簡單明了的方式講出來,還有很新的理念,吳老師稱之為21世紀的布局。那時候吳老師都已經是八十多歲高齡了,對棋的理解依然深刻,因為迷戀吳老師戰績和高超的技藝,吳老師的很多棋譜我都打過,有的不止一遍。在有了機會能直接聽吳老師講棋之后,我開始尋找吳老師如何能夠煉成一名大師級人物的答案,尤其他精神上為什么這樣的強大。
最初,我容易有的疑問是,一名優秀的棋手(我見過這么多厲害的棋手,在我的職業生涯里)總有低潮的時候,再厲害,也有弱點可尋??墒菑氖彘_始,前后長達16年之多,吳老師下過十次重大十番棋,把七位日本高手全部打降級,這樣的競技狀態能保持那么久,是怎么可以實現的,對我來說是個疑問。我想解決的也是知道如何使自己的棋藝和精神更上一層樓。問吳老師,吳老師都說那都是過去的事,吳老師認為他現在研究的棋會更好,常常是淡淡的就帶過了。實際上吳老師也講到過,當時每次下棋就是全力以赴,不去想輸贏,把輸贏交給自然。這個話聽上去有點懸,后來才慢慢理解。在翻看了大量的吳老師的對局以及吳老師傳記的資料之后,依然覺得光從棋的層面上來理解還是不夠的,需要追溯到棋之外精神層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