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槍,還是要命?

美國允許人民擁有和攜帶武器,又長期存在著深刻的種族問題,各類“弗格森”事件的根子,就在這里。

責任編輯:曹辛 助理編輯 劉雨樺

11月25日,在波特蘭因“弗格森事件”引發的騷亂中,一位白人警察和一位黑人兒童緊緊相擁。 (Johnny Nguyen/圖)

美國允許人民擁有和攜帶武器,又長期存在著深刻的種族問題,各類“弗格森”事件的根子,就在這里。

如果你剛到美國,對美國的社會文化不太熟悉,你可能會對這個故事感到驚訝:隋志遠,一位在美國生活了5年的福建人,初到美國時因為超車后他試圖從上衣口袋中掏出證件被懷疑取槍,而被美國警察用槍指著警告:不許動!雙手攤開放在方向盤上。否則我可能開槍了!隋先生說,在美國生活一段時間以后,才會明顯發現美國民眾在面臨警察的時候,雙手的動作實際上已經形成了相應的規范,包括手不能有任何使用或者取用武器的動作。

這種幾乎就是標準的戰場規范動作,一方面體現了槍支在美國的廣泛擁有程度,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民眾對警察在執法中使用“致命武器”正當性的質疑。

2014年8月9日,美國密蘇里州弗格森的18歲黑人學生邁克爾·布朗被被一名警察連擊數槍身亡。11月24日晚上,美國密蘇里州大陪審團決定不起訴槍殺布朗的白人警察。決議公布的當天,美國有90個城市爆發騷亂,而三天后騷亂城市已超過170個,一個突發案例立即擴展為一場席卷全美并受到國際關注的“大事件”。

“這是一個偶發事件,但并不是一個特例,可以成為我們了解這個社會的縮影。說明長期的社會問題被積攢到一定程度,才會在一個偶發事件上爆發并蔓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