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圓桌】醫保報銷癥結何時解
異地醫保難在何處、醫保信息全國聯網是否有可能實現、如何解決當下五花八門的各地報銷制度所帶來的醫療難題?
責任編輯:呂宗恕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唐琴 柯小嬌
新一輪醫改到2014年是第5個年頭,改革已步入深水區。在政府相關部門努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中,醫保報銷制度一直飽受詬?。寒惖鼐歪t報銷難、新農合報銷比例低及報銷范圍窄等問題不斷涌現。
異地醫保難在何處、醫保信息全國聯網是否有可能實現、如何解決當下五花八門的各地報銷制度所帶來的醫療難題?為此,我們邀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吳明教授,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原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祿生,江蘇省衛生法學會副會長胡曉翔,以及人社部一位有十幾年醫療保險工作經歷的專家卓岳(化名)一起來探討醫保報銷難問題。
南方周末:新一輪醫改推行已有5年,各地醫保報銷制度差異性大,尤其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省里說能報,到縣里卻說不能報,其癥結何在?
吳明: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過于細化的省級新農合報銷方案很難適合所有縣。新農合報銷方案之所以有很多規定,如設置起付線、分段報銷比例等,就是希望花費高額醫療費用的農民可以多報銷一些,同時也是為了控制過度醫療。在目前強調分級診療的背景下,醫院級別越低報銷比例越高,是為了促使人們盡可能在基層就醫。新農合方案的重點應放在平衡醫療質量、控制成本和調動醫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補償農民上。
王祿生: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老百姓不論大病小病都往三級甲等醫院跑,搞得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