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規模不如京東,賺錢能力不如國美蘇寧五年迷航
五年前,蘇寧云商擁抱互聯網,立志從街頭零售之王轉變為零售和電商雙料冠軍,做中國的“沃爾瑪+亞馬遜”。在大筆資金投入建立信息系統和物流系統之后,卻仍未改變戰局。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蘇寧新建一個電商王國的愿望仍未實現。
五年前,蘇寧云商擁抱互聯網,立志從街頭零售之王轉變為零售和電商雙料冠軍,做中國的“沃爾瑪+亞馬遜”。在大筆資金投入建立信息系統和物流系統之后,卻仍未改變戰局。
2014年12月,蘇寧云商(002024.SZ)(下簡稱蘇寧)宣布將對外開放自己的物流體系。這是向電商轉型中的家電零售大佬蘇寧做出的新動作。
蘇寧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蘇寧擁有的物流倉儲及相關配套總面積達到了352萬平方米,擁有1583個快遞網點。
今年51歲的蘇寧創始人張近東曾說,過去三年蘇寧募集的資金大部分投到了物流上。有著24年歷史、18萬員工的蘇寧是中國零售業的老大哥。在2014年《財富》中文版發布的中國企業五百強名單中,蘇寧排名第43名、京東列第79位、國美列第101位。
蘇寧當下的最大對手之一京東過去三年里的融資基本也都花在物流上。京東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京東配送站點2045個,倉儲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
可見,蘇寧由于年銷售額的體量比京東大,倉庫面積也要大于京東。但在配送網絡上,京東略領先蘇寧。
從2009年開始,蘇寧受到京東為代表的電商的巨大沖擊,然后開始向互聯網轉型。轉型5年來,蘇寧基本上把自己的挑戰者京東從頭到尾學了一遍:建立電商平臺、搭建物流配送體系、開放第三方平臺、從大家電向綜合零售商轉型。
一開始張近東對京東老板劉強東的評價是“一個初出茅廬,規模只有我們十分之一的對手”,對京東的評價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不到五年光景,蘇寧依然是一頭大象,京東則從一只狼成長為一只老虎。據京東招股書透露,京東2013年銷售收入693.4億元,而蘇寧財報披露同期銷售收入為1054億元。
但如果按照電商業務的交易額來計算,蘇寧是一只狼,京東才是一頭大象。兩家公司的財報數據顯示,蘇寧今年第三季度的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規模達84.64億元。而京東今年第三季度交易總額達到673億元。
據財報顯示,在電商領域進展緩慢的國美電器,竟也在2014年前三季度錄得超過10億的凈利,而蘇寧則在同期虧損超過10億元。
“我沒有見過一只會飛的大象。”曾經有網友這樣刻薄調侃蘇寧擁抱互聯網之舉。目前來看,蘇寧這只大象只學會了跳舞,還沒有飛起來。
餓狼京東
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這年被稱為電商元年。南方周末記者從蘇寧的企業內刊上看到,蘇寧當年開了一次被稱為蘇寧遵義會議的研討會,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做電商。
蘇寧創始人張近東帶著高管團隊去中關村考察了一番,發現支付、物流等問題都沒有解決,最終決定不做電商,而是走全國實體連鎖的道路。
但蘇寧還是給電商留了個火種,成立了B2C管理部。當時蘇寧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