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為何不能“出孝子”?

大家應該還記得2013年的那兩個不幸爬進洗衣機意外死亡的孩子,事后國人表達了極大的同情,給父母捐款捐物。在美國類似事情也發生過,在孩子遇難后,警方很快介入,父母被捕,最終法庭將這對父母以過失殺人罪判刑,刑期1年。

責任編輯:朱力遠

明尼蘇達州的橄欖球巨星阿德里安·彼得森和他的兒子。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大量的兒童心理和發育研究證實,體罰對孩子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比大多數父母認為的要嚴重得多。體罰或者虐待不僅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發育出現問題,甚至連大腦結構都可能因此而改變。

2014年9月,明尼蘇達州的橄欖球巨星阿德里安·彼得森(Adrian Peterson)忽然成了全美注目的焦點。各大贊助商紛紛撤銷他和他球隊的代言廣告,明尼蘇達州州長甚至公開在媒體上發言,呼吁球隊對他停賽。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報道,檢方也很快介入。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用一根樹枝打了他“深愛”但頑劣的4歲兒子。在曝光的照片上,孩子的身體上有清晰的傷痕。

彼得森在電視上喊冤,說他深愛他的孩子,但是因為兒子太頑劣,出于無奈才懲罰了他。此案還在進行中,最后如何處理還不得而知。但是CNN對此案的評論有這樣一段話,說得非常好:“在家庭虐待案中,人們常常會關心受害者是否會提起訴訟,控告施虐人,但在我們國家,如果出現兒童虐待,法律并不要求受害人起訴,受害人起訴不起訴無關緊要,州政府會提起訴訟。”也就是說,出現了家庭虐待案,就已經超出了家庭范圍,理應由公共部門介入了。

這個說法可能讓習慣了“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國人理解不了。管教孩子,打幾下,怎么就成了犯罪,成了虐待了呢?在我們看來司空見慣的家務事何以成了轟動全美的大事呢?

彼得森之子手臂和腰部的傷痕清晰可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沒有適用法律

不久前,中文網絡上流傳著一組讓人痛心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年約二三歲的孩子,被打得遍體鱗傷,照片下上傳者的描述是“打到6點,天亮了,哈哈,還沒死”。據傳是孩子的親生父親所為,故意發到網上是為了氣孩子的母親。這一組照片激發了網民們的極大憤怒。這個禽獸般的父親之所以敢于公然在網上發照片,挑戰人們的底線,顯然是跟我們這個社會對于兒童虐待的輕視,以及施虐人所受到的懲罰過輕有很大的關系。

是否因為我們缺乏相應法律呢?也不是。中國的刑法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關鍵在于這個“情節惡劣”,這意味著一般性的打罵是構不成“虐待”的,即便情節惡劣的虐待也僅僅判最高兩年有期徒刑。

另外,最大的問題在于這項法律規定虐待罪原則是要求被害人自己提起訴訟,顯然,如果被虐待的是年幼的親生孩子,這個“訴訟”可能性小而又小。最終的結果是大多數虐待兒童的成人,尤其是父母親,逍遙法外,沒有受到該有的懲罰。此外,這個虐待罪的規定受虐者是“家庭成員”,也就是非家庭成員的虐待很難應用此法,導致很多虐待兒童的非家庭成員逃脫法律的制裁。

舉幾個例子。2012年,浙江溫嶺某幼兒園的教師顏艷紅將她雙手提著一個孩子耳朵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