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大學如何接受監督

董事多多“監督與協商”,讓學校在做重大決策時,或防患于未然,或及早地糾偏。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賀紅霞

董事多多“監督與協商”,讓學校在做重大決策時,或防患于未然,或及早地糾偏。

2007年,我應邀出席廣州大學“學校文化建設論壇”,作了《從“文化的觀點”看“大學”》的專題演說,此文與我在“廣州講壇”所做的《當代中國大學解讀》互為呼應,本無驚人之論,不料經由記者的生花妙筆,竟引起了很大的動靜。關于大學校長的職能及選拔機制,因報道語焉不詳,讓人疑竇叢生,迫使我專門撰文辨析(《我為什么反對一流學者當校長》,2007年10月18日《南方都市報》);至于批評中國大學越來越像官場,反駁者稱:中國大學本來就是官場,要不校長書記怎么會有行政級別?

這個話題屬于常識,可謂路人皆知,但要改也難。于是,輿論拐了一個彎,討論起大學如何去行政化。所謂大學“去行政化”,本是個不太準確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