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犬儒的生活智慧
說服自己要接受壞事,且要盡可能以此為樂,這是一種犬儒化的弱者自我防衛機制。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賀紅霞
說服自己要接受壞事,且要盡可能以此為樂,這是一種犬儒化的弱者自我防衛機制。
最近讀到某教授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感恩的心》一文,文章說,“安徒生并非丹麥的杜工部(甫)”,所以,《賣火柴的小女孩》也絕非“丹麥版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徒生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快樂的窮人”,“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幸福的,而且,她也死于幸福。”
我因此想到讀過的一篇博文《生活就像被強奸一樣,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吧》。我初讀此文的印象是,會不會是斯德哥爾摩癥候群的一個病例呢?想了一想,發現并不是這樣。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是一種未必有說理過程的心理認同變化,而“享受強奸”則顯然是一種自我勸解、自我說服的結果。而且,前者可能發生在任何社會條件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