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利益】拓展與中東歐關系:功課仍需做足

提高經濟“早期收獲”的示范效應,這樣可以讓中東歐各國政府贏得國內更多的支持;充分發揮中國與這些國家地方政府的合作機制,不僅能促使具體的合作項目快速啟動,更可以避免可能發生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政治關系的波動給經濟合作帶來的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曹辛 陳斌 助理編輯 劉雨樺

2014年12月15日,應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理武契奇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尼古拉·泰斯拉機場,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并對塞爾維亞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塞爾維亞女青年按照迎接貴賓的傳統禮儀,向李克強獻上面包和鹽并請他品嘗。 (新華社/圖)

按照與歐盟法律和環境不相容的習慣做法做成的項目,難以獲得當地民眾內心的認同,也極容易在不同政黨的政府換屆時,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提高經濟“早期收獲”的示范效應,這樣可以讓中東歐各國政府贏得國內更多的支持;充分發揮中國與這些國家地方政府的合作機制,不僅能促使具體的合作項目快速啟動,更可以避免可能發生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政治關系的波動給經濟合作帶來的不利影響。

“對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第三次)峰會,我們要求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對外行動署的完全參與,以確保所有的協議都能與歐盟的規則和政策相一致。”在本周于塞爾維亞召開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16+1)第三次峰會開幕前,德國駐中國大使館官員如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無獨有偶,法國外交部官員也在此次峰會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法國對(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加強合作)“不予置評”。

在上述16個與中國舉行峰會的中東歐國家中,有11個是歐盟成員國。德、法使館的上述表態,既是對這11個歐盟國家的不信任,也是一種對無奈現實的不滿和警告。

歐盟最重要的兩個大國對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當前強化合作的態度折射出:中國拓展與中東歐這些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關系,并不容易。

挑戰來自&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