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該如何討論“人治”
在說理中,只提出“不能怎樣”是不夠的,還必須提出正面的主張。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賀紅霞
在說理中,只提出“不能怎樣”是不夠的,還必須提出正面的主張。
讀到一篇關于某學者“不能把人治妖魔化”講話的報道。人治和法治本來是一個可以討論,允許存在不同看法的問題。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中國人并不是沒有共識的。
在中國,“文革”后人們對于法治、民主有了強烈的認可,這是因為剛剛經歷了“文革”造成的災難,人們普遍認識到,那場災難是在民主、法治、公民權利的缺位下發生并肆虐的。要改變不只是需要批判和否定,而且還需要提出代替的正面主張,這便是人治與法治問題的產生。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同日,葉劍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專門談到“發揚民主,加強法制”。鄧小平和葉劍英提出民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