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的戰爭與和平
年輕的列夫·托爾斯泰曾在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服役。當地人認為《戰爭與和平》的靈感就誕生于此。今天,剛剛經歷了變革的克里米亞,正在上演現實版的“戰爭與和平”。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在塞港的一座紀念碑前,俄羅斯軍隊儀仗隊在準備一個儀式。
編者按:年輕的列夫·托爾斯泰曾在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服役。當地人認為《戰爭與和平》的靈感就誕生于此。今天,剛剛經歷了變革的克里米亞,正在上演現實版的“戰爭與和平”。
240萬人口,塞瓦斯托波爾和雅爾塔兩座城市,“公投”加入俄羅斯,這就構成了外界對于克里米亞半島幾乎全部的印象。翻開歷史書,看到的是160年前的克里米亞戰爭,以及二戰慘烈的克里米亞戰役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軍人、紀念碑、長明火就是這座城市最明顯的標志。當地海軍學校的教員奧爾佳指著整個塞瓦斯托波爾海灣說:“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鮮血!”你若是問她,難道塞瓦斯托波爾就沒有浪漫的記憶?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