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一摸河對岸(15)
蒼蠅的壽命本來只有幾個月,沒有臭東西,蒼蠅自然會斷子絕孫。消除了“跑部錢進”和“跑部官升”,縣市駐京辦定會自生自滅。即使不滅,又何妨?
撤銷縣市駐京辦后遺癥怎么治
撤了機構,銷不了功能
北京是首都,尤其是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的首都,縣市駐京辦的作用大得很!
一是爭取國家轉移支付資金或項目,保障地方政府正常運轉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二是“截訪”和接訪,維護北京穩定;三是為本縣市鄉親進京工作、辦事服務,方便本縣市民眾立足北京發展、發財;四是聯絡本縣市在京“僑民”感情,支援家鄉發展;五是為本縣市跑官求官買官服務,官多發展機會就多;六、北京不僅是權力中心、財政中心、項目中心,還是金融、教育、醫療、信息、技術、人才中心……縣市沒有駐京辦,怎能便捷獲得這些寶貴的資源?
縣市駐京辦的作用還可以總結出很多條,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尤其是有70%的縣市,其70%的政府支出和項目資金靠的就是中央轉移支付,這些縣市不設駐京辦?不“跑部錢進”?北京各個部委主動把錢送到你縣市去?傻瓜當縣市領導才不設駐京辦!對于這70%的縣市政府來說,不設駐京辦是百分之百的對地方人民不負責任。所以,不僅幾乎所有縣市政府設駐京辦,好多企業甚至家族也正在設“駐京辦”。
幾乎百分之百的縣市在北京都有駐京辦,充分說明縣市駐京辦是必要的。企業、家族都在北京設辦事處,何況縣市政府呢?
縣市長、書記為了個人腐敗在天子腳下設駐京辦?這個判斷有點不靠譜。估計現在這么牛的縣太爺沒幾個。一定是設駐京辦回報非常豐厚,有利加速縣市發展,縣市駐京辦才會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我百分百相信,縣市政府設駐京辦主要是為了當地市縣的整體利益。至于駐京辦為縣市領導的家庭和個人服務,那只是搭便車??h市駐京辦雖然對地方的作用很大,但給北京帶來的“麻煩”是不能視而不見的。如用金錢、美女、香車、豪宅等拉京官們下水,在北京高房價上火上澆油,在北京擁擠不堪的道路上添堵……如果全面總結縣市駐京辦的罪行,十條也打不住。如果說北京有一堆有縫的雞蛋,縣市駐京辦就是一群蒼蠅了。所以,為了顧全北京這個大局,現實操作時,除保留部分縣市信訪和政法系統在京“接訪”人員外,各縣市駐京辦一律撤銷。
部委得病,別讓縣市吃藥
縣市駐京辦對縣市作用這么大,恐怕是不能一撤了之的,但面對中央嚴厲的取締駐京辦的禁令,縣市政府該怎么應對呢?——“民營化”、“私有化”。
最近半年,縣市政府都在大張旗鼓地對縣市駐京辦“改制”,大致如下:
駐京辦,再不叫縣市政府駐京辦了,叫×××在京商人聯誼會,或叫×××京僑會館,或叫×××駐京服務公司,或叫×××駐京服務中心,或叫×××訪民接待營,或叫×××北京安保協助站……總之,由政府體制的駐京辦改為民間體制的駐京會、館、所、營、站、公司、中心、中介。當然,也有一些縣市駐京辦把負責“截訪”接訪的人員“掛靠”到省駐京處了,這也算改制了。
體制改了,機制也要改呀。承包制是不錯的選擇。一年幫助跑多少項目,五五分成或四六分成或三七分成。
我北京有朋友從中央取締縣市駐京辦看到了商機,開始謀劃成立“全國縣市駐京辦業務托管中心”,或“全國縣市政府‘跑部錢進’代理中心”……不要地方政府一分錢的財政經費,完全自負盈虧,“跑部錢進”后按比例分成即可。
這樣一改,市縣原有駐京辦的職能得到了保留,中央撤銷縣市駐京辦的決定得到了落實,廉政建設又取得了一連串的數據: 全國減少吃財政飯的編制數萬人、公車數千輛。
問題總會轉化為成績!背后更大的問題卻被視而不見了。我看到的是: 北京一堆有縫的雞蛋依舊,只是成群的蒼蠅變成了成堆的長尾巴蛆。這就是改革?
我不明白,明明是部委得病了,為什么要地方縣市政府吃藥呢?最需要改的是中央財政資源的配置體制,干嘛只撤銷縣市政府駐京辦?可否來點真格的,如: 轉移支付的財政資源,盡可能少地專項配置,盡可能多地一般性配置;盡可能少地權力配置,盡可能多地依法配置。
蒼蠅的壽命本來只有幾個月,沒有臭東西,蒼蠅自然會斷子絕孫。消除了“跑部錢進”和“跑部官升”,縣市駐京辦定會自生自滅。即使不滅,又何妨?
(原載于《南方周末》201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