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息存款”牽出銀行詐騙陷阱1億現金離奇蒸發
多則上億,少則百萬的巨額存款,從中國銀行里消失了。沒有短信提示,沒有電話告知,幾乎沒有任何征兆,錢被神秘地轉給了陌生的第三方。中國銀行昆山蓬朗支行的行長已經投案自首,一樁發生在銀行系統內部的金融案始露冰山一角。
多則上億,少則百萬的巨額存款,從銀行里消失了。
沒有短信提示,沒有電話告知,幾乎沒有任何征兆,錢被神秘地轉給了陌生的第三方。
這樣匪夷所思的遭遇發生在至少三位南京儲戶身上。
億元巨款被“黑”?
“感覺被打了一悶棍。”南京儲戶王炎形容當時看到ATM機顯示余額時的感覺。2013年6月、7月和2014年1月,他分三次在中國銀行的蘇州相城支行和昆山蓬朗支行柜面開卡存入2500萬、3600萬和4000萬,共計1.01億。待到2014年7月,王炎在南京市奧體支行ATM機取款時,柜員機顯示余額不足——銀行卡內的億元存款總計只剩一百元。
而另兩位儲戶,楊東于2014年2月22日存入中國銀行蓬朗支行200萬元,29分鐘后,錢被轉走;同樣29分鐘后,馬愛玲存到該支行的500萬元也被轉走。
詫異中的王炎隨即到銀行大廳查詢,查詢的結果加劇了他的恐慌。存入相城支行的6100萬元被轉入名叫邱愛玉的個人賬戶,而存入蓬朗支行的4000萬被轉入法定代表人為丁天立的對公賬戶:蘇州援朝商務有限公司。
不同于王炎的自己發現,楊東和馬愛玲則是通過來自蘇州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的電話才獲悉巨款消失。
對于款項的轉賬對象邱愛玉、丁天立,三位儲戶均稱,聞所未聞,“根本不認識”。
發現存款失蹤后,王炎趕到中國銀行蘇州分行投訴。該分行行長最初認為這不可能,安排其下屬“三天內解決這一問題并半天給我打個電話,告訴我進度”。但是王炎沒有等到電話。
等到2014年9月,再次交涉時,蘇州分行的兩位工作人員建議他直接去起訴中國銀行。
“為什么要我起訴銀行?我的錢是經柜臺工作人員存入銀行的,怎么需要通過起訴才能拿回來?”王炎說。
2014年12月19日,中國銀行蘇州分行相關人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確認巨款被轉賬的事實,并稱公安部門已經立案,江蘇省銀監局、中國銀監會已介入調查,事情的真相尚待進一步調查。
而該行蓬朗支行的行長已經投案自首,一樁發生在銀行系統內部的金融案始露冰山一角。
至于受影響的規模,蘇州分行工作人員承認,“可能不止這三位”。
灰色“貼息存款”
身居南京的王炎們為何舍近求遠,要將巨額資金存到蘇州市兩家支行?
王炎稱,一年多前,一位理財經理給他介紹業務說,這兩家支行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