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依據中央司改精神”的法官遴選 法院領導不能當“評委”
抽簽定“評委”:法官與非法官比例,5∶3;下次遴選,需再次抽簽??碱}很犀利:如何避免人情案、關系案?遇到領導打招呼怎么處理?差額有點低:11人取10人,入口應打開,從社會上吸納最優秀人才。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唐琴
2014年11月21日,經過抽簽產生的9名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法官遴選委員會委員坐成一排,正在向候選法官提問。最遠處是計分員和監督員。
抽簽定“評委”:法官與非法官比例,5∶3;下次遴選,需再次抽簽。
考題很犀利:如何避免人情案、關系案?遇到領導打招呼怎么處理?
差額有點低:11人取10人,入口應打開,從社會上吸納最優秀人才。
站在9名遴選委員面前時,法官黃惠環大腦有些空白。
“你這么瘦,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很辛苦的,你能干得來嗎?”
“天天跑步,沒問題。”黃惠環連忙表決心。
這是2014年11月21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法官遴選工作現場。依照司改方向,未來法官均由法官遴選委員會選出。作為全國司改試點省的廣東,在這個新設立的法院率先試水。
“以前,你都不懂炒菜就來選廚師,肯定選不好。”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林廣??磥?,現在是真正按照職業化要求遴選法官,“讓專業的人來挑選專業的人”。
律師來選法官,行嗎?
2014年11月19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法官遴選委員會成立。按照廣東省高級法院對外的表述,這是“全國根據最新的中央司改精神成立的首個遴選委員會”。
遴選委員會總共有25名委員,主任是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樹堅,此前她曾擔任廣州市中級法院院長,有著近30年法官經歷。其余的24名委員來自4個界別:法官(15名)、法學教授(3名)、律師(3名)和知識產權專家(3名)。
據廣東省高院政治部人士介紹,委員均來自各個行業協會——廣東省法官協會、省法學會、省律師協會和省知識產權研究會的推薦,“我們拿著函,一家家請他們推薦&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