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槍魚:漏網之“漁”? 企業上市泄密,農業部勒令更正
一家赴港上市企業意外披露了中國金槍魚的超額捕撈秘密,上市申請被撤回,農業部亦強烈斥責其“內容不實”。在業內專家看來,這只是“說錯話”,并無“做錯事”。但這背后,是中國遠洋捕撈業擋不住的擴張沖動,以及沒有實際約束力的國際捕撈配額機制。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梁月靜 鐘煜豪 楊國要
在山東煙臺的中國金槍魚交易中心,集中了我國70%的金槍魚。中國這些海洋里的“軟黃金”,捕撈合法性一直遭受國際組織質疑。
一家赴港上市企業意外披露了中國金槍魚的超額捕撈秘密,上市申請被撤回,農業部亦強烈斥責其“內容不實”。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只是“說錯話”,并無“做錯事”。但這背后,是中國遠洋捕撈業擋不住的擴張沖動,以及沒有實際約束力的國際捕撈配額機制。
2014年12月1日,勵振羽沒有隨團出現在中西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WCPFC)第十一屆年度大會的現場。“沒買到機票。”在中國二十多人的豪華代表團中,一位團員解釋。
這個中國金槍魚產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金槍魚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正處于一堆無法抽身的麻煩中。
在半年前,中國金槍魚集團在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遭到了環保組織的阻擊戰。招股書用數據證實了中國對金槍魚的超額捕撈,這是國內從未出現過的信息,而且宣稱區域性漁業組織目前并無采納任何超額捕撈的制裁機制,如果中國未來超出捕撈限額中國不會受到懲罰,中國金槍魚集團“毋須受區域性漁業組織采納的大目金槍魚具體捕撈限額制度的規限”。
此后,一家國際環保組織兩度投書農業部,指控該公司涉嫌在招股書中提供過時數據,低估在環境及可持續發展上的業務風險。
這將農業部推上了火山口。12月17日,在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函中,農業部漁業與漁政局的措辭強硬:“我部已要求與中國金槍魚集團相關聯的中國企業立即停止在港上市行為,并就招股書中不實內容向香港證監會等單位作出說明和更正。”
12月9日,中國金槍魚集團撤回了上市申請。鬧劇仍在上演,由于中國近海漁業資源枯竭,遠洋捕撈業正在挑戰區域性漁業組織制定的國際規則。
遠洋“軟黃金”
高端金槍魚,包括黃鰭金槍魚、大目金槍魚等,被稱為海洋里的“軟黃金”。在2014年初在日本東京的一場競拍中,一條重230千克的藍鰭金槍魚,最后成交價達到了約42萬元人民幣。
市場追捧的背后,是“軟黃金”的日益稀缺。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一位著名主廚感慨:捏了一輩子的壽司,年輕時唾手可得的上等食材,如今卻因為壽司店的大量需求陷入短缺。日本消費了全球8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I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