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在信陽的“無名氏”一個孩子是怎么失去生命和名字的
17歲患病少年何正果,走失在河南信陽。父母、網民、本地市民、當地媒體紛紛介入全城尋人。但九天后,人們卻在殯儀館找到了少年,他已經成了一盒骨灰,被登記為無名氏。
責任編輯:鞠靖
何正果生前。
編者按:17歲患病少年何正果,走失在河南信陽。父母、網民、本地市民、當地媒體紛紛介入全城尋人。但九天后,人們卻在殯儀館找到了少年,他已經成了一盒骨灰,被登記為無名氏。在生命的最后幾天,派出所、救助站、精神病院,這些原本應該讓他活下來的地方,卻一步步伴隨著他,看他失去了生命和名字。
“他要走你們就讓他走啊。”后來,蘇美華哭著說,要是兒子當時跑掉了就好了。救助站的解釋是,雖然是自愿救助,但何正果是警察送來的,讓他跑掉,他們怕擔不了責。
“這可能永遠是一個迷。”信陽市公安局對何正果的死因進行了調查,公安局局長陳洪杰向何正果的父母如是坦言。
“接下來的監控視頻,孩子的母親是不是就不要看了。”
信陽市公安局負責視頻偵查的技術人員按下暫停,轉過身來,小心地對來自湖南新化的蘇美華說。
視頻里,時間暫停在2014年12月9日的清晨六點半,地點是河南信陽市精神病院的一號病房。畫面里,蘇美華17歲的兒子何正果,身上裹著被子,頭埋在枕頭下,側躺著,睡熟了的樣子。
蘇美華的嘴唇動了動,像是沒聽明白,一秒鐘,她將身子扭向椅背,全身卻顫了起來。
12月9日的清晨,時間繼續。起床的人越來越多,一個拿著杯子的精神病人站在了何正果的床尾,似乎是好奇他的毫無動靜,用手推了推他的腳,看他沒有反應,就焦躁起來,提起何正果的左腳腳踝,一把將他從被子里拖了出來。
像是一具被打翻的木偶,何正果歪斜著,仰面躺著,一只手從胸口滑了下來。這位被登記為“無名氏”的少年已經離開了人世。
離不開水的病人
“賠償有幾種方式,一種是走法律途徑,一種是調解。如果是進法庭,那就要把所有的來龍去脈弄清楚,走失也是一個環節啊,何正果是未成年人,何文同志也是有責任的。如果是調解,就可以忽略。”何正果死亡半個月后,信陽市民政局局長鄒洪邀請何正果的父母來信陽商量善后。
何文是何正果的父親。12月4日上午,從北京開往湖南老家的火車上,他記得兒子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和他打哈哈,“爸,十點半的時候給我一根煙抽唄。”
17歲的何正果被檢查出患有生殖細胞瘤和尿崩癥。這一年,為了看病,何文帶著兒子去了十次北京,輾轉病床間。二十三次放療、兩次化療后,病情有了好轉,醫生同意他們出院,一個月后再來。
出院當晚,他們登上了回家的火車。上車前,他給兒子買了一大桶純凈水和兩包紅塔山。何正果的病癥之一是嗜水,需要經常喝水。由于治病退了學,除了在家就是醫院,見的人要么醫生要么病友,何文說兒子心里煩躁,喜歡上了抽煙,他沒有阻止,在北京的醫院里,父子倆常常躲在廁所吞云吐霧。
到信陽的時候,是4日的早上8點20分,何文看了一眼站牌,又睡了過去,等他醒來,車開了,兒子卻不見了。
事后調看的火車站監控視頻顯示,早上9點11分,何正果出現在信陽火車站的出站口,混雜在一堆挑著大包小包的出站客中。他穿著深綠色的羽絨服,頭上戴著一頂迷彩帽,這既是為了御寒,也是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