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療養的冬天?
“八項規定出臺之后,來的領導少了?,F在我們也不是主要面向領導,我們也要生存,什么樣的人都會接待?!?/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劉雨樺
2014年,進入12月中旬,北戴河的多數療養院都已關門謝客。
“八項規定出臺之后,來的領導少了?,F在我們也不是主要面向領導,我們也要生存,什么樣的人都會接待。”
現在單位不敢再組織“療養”了,但單位管理著各種協會,“新的療養方式是由協會組織會員療養,安排幾個單位領導一同參加”。
“八項規定出臺后,來的領導少了”
2014年12月中旬里的一天,北戴河東經路。才下午三點鐘,路上就沒啥人了。
這個夏季的海濱度假療養勝地,冬天氣溫比北京還要低,前幾天剛下了兩場小雪。東經路兩端的飯店、旅館多數已關閉,不遠處的海岸邊除了幾輛拉客的出租車,連當地居民也很少。
老虎石公園正對面,是中國煤礦工人北戴河療養院。大門口的伸縮門已關閉多日。通過旁邊的門走進療養院,各個樓門和窗戶都已上了封條,封條上寫著“2014年11月4日封”。
“各個部委的療養院基本上暑期結束就關門,有的開到10月份,最晚到11月中旬。”秦皇島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北戴河區文化顧問孫志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北戴河的療養院大都是上世紀50年代興建。根據媒體報道,包括培訓中心、療養院、休養所在內種類繁多的中大型賓館至少有280多家,其中中央國家機關療養院就超過了100家。
“中央部委的幾家大療養院基本上不對外營業,國務院下屬部委有一部分不對外營業,還有很多變成了內部培訓中心。”據北戴河區文化顧問孫志升所知,部委的在職干部以往經常有去北戴河療養的機會,八項規定出臺后,大部分部委的這項福利都已取消,“有的療養院對退下來的干部還是可以療養的,實際上叫‘休養’”。
“這些部委經營的療養機構,一般歸部委機關服務局管理。”一位文化部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以前每年夏天,文化部里的職工都可以帶薪去北戴河的療養院休假4天,可免費帶兩名家屬,“交通餐旅費全包,管一日三餐的自助餐,再開放一些運動、休閑場所”。
不過,八項規定之后,文化部的這項福利就取消了,“也沒有其他形式替換。”他說。
“2014年北戴河的財政收入比較緊張。”孫志升對南方周末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