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丑聞”丑在哪兒
丑事做在先,被發布傳揚了,于是成為“丑聞”“丑聞”之丑,在于彰示了錯誤。丑事做在先,被發布傳揚了,于是成為“丑聞”,要構成“丑聞”,丑事與傳揚,兩者缺一不可。
責任編輯:蔡軍劍
丑事做在先,被發布傳揚了,于是成為“丑聞”
清末重要的黑幕小說之一,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書名中講的“怪現狀”,其實就是今天我們習慣說的“丑聞”。用“怪現狀”而不用“丑聞”,是因為吳趼人寫作的那個時代,丑聞二字還沒有進入日常語言中。
“丑聞”慢慢流行,主要是用來對應、翻譯英文中的scandal。有意思的是,Scandal這個詞在西方有很長的淵源,有很豐富、復雜的意義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