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和恐懼是相對的國際漫畫家權益網絡主席談《查理周刊》事件

算上《查理周刊》被襲,過去十多年,全世界有9位諷刺漫畫家因為畫作喪命。

責任編輯:袁蕾 李曉婷 實習生 周鑫 王捷

《查理周刊》被殺害的出版總監斯特凡納·沙博尼耶。 (東方IC/圖)

2012年《查理周刊》因為刊登穆罕默德的諷刺畫受到燃燒彈襲擊,也有人質疑出版總監沙博他們的漫畫過于惡搞,沙博的邏輯是:“在法國,惡搞是合法的,正義地攻擊我們沒有問題。如果他們贏了,那么法律就會改變,惡搞就會被禁止;如果你要批判無神論者,也可以,你必須要寫一篇論文,或者畫一幅畫,用畫來侮辱我們。如果你不能畫畫,只要你愿意,我們可以幫你畫這幅畫。”

算上《查理周刊》被襲,過去十多年,全世界有9位諷刺漫畫家因為畫作喪命。

2015年1月7日,眾所周知的是,一群伊斯蘭極端恐怖分子襲擊了《查理周刊》,12人遇難,其中4位是漫畫家。

“每個人都會因為被羞辱覺得不舒服,甚至憤怒,但是沒人會因為這樣的原因威脅別人的生命。”國際漫畫家權益網絡(CRNI)主席羅伯特·羅素痛心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CRNI是全球唯一專門關注漫畫家生存、安全的NGO,創立于1992年——不是為了提升漫畫家的業務水平而存在,而是研究如何讓漫畫家們安全地活著。

《查理周刊》遇襲事件后,CRNI發表了對恐怖分子的譴責聲明,羅素在聲明中表示:“幽默和諷刺是對抗極端主義的有力工具,極端分子無計可施,只有動用武器和殺戮。”

2012年,《查理周刊》遭遇燃燒彈襲擊后六個月,羅素派出CRNI副理事裘德·查特曼前往巴黎,對《查理周刊》出版總監斯特凡納·沙博尼耶(筆名沙博)進行了一次視頻采訪。

“那時我們很擔心他的安全。我們想知道警察能否給他們以保護。”羅素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2015年的襲擊事件后,各界對于《查理周刊》的評價兩極分化,一邊認為他們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有人認為他們諷刺格調不高,是不必要的挑釁。羅素評論道:“言論自由是復雜的事情,需要人們不斷交流、對話。諷刺漫畫家試著讓人們保持被喚醒的狀態。”

羅素記得,沙博生前曾反復向自己表示:“我不會退縮,也不會妥協。”

羅素并不是諷刺漫畫家出身,但他相信諷刺漫畫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在他看來,漫畫家往往是一家報社地位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