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碼十年未變?恭喜,很多人愿意借錢給你!“編碼”全民信用
擁有海量豐富行為數據的互聯網公司們正試圖勾勒出每一個中國人的信用形象,每一個數據就是一個像素。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歐陽柳依
企業與個人的征信數據,存在于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擁有海量豐富行為數據的互聯網公司們正試圖勾勒出每一個中國人的信用形象,每一個數據就是一個像素。
“一個人,如果手機號碼十年沒變,你就可以放心借錢給他。理想狀態下,手機號碼不變,理論上沒有人向他催債。”2015年1月5日,螞蟻金服首席信用數據科學家俞吳杰在一個面向金融記者的信用課堂上說。
作為一個數據研究員,俞吳杰每天埋首于阿里云平臺上產生的數據,從海量數據中找出能描繪個人或小微企業信用的相關變量。
俞吳杰從數據中讀出了很多信息,例如,“就整體人群而言,如果手機號碼用的時間越長,居住地越穩定,違約率越低,只有5%,甚至1%。”與上述結論相類似的還有,如果你熱心公益捐贈,這也意味著你在金融領域違約的可能性較小。
眼下,俞吳杰和他的團隊經過長期數據積累、挖掘、分析得出的結論,將在幾個月后,被納入一個更復雜、全面的模型中,為國人“編碼”出各自的信用分數或等級。
2015年1月5日晚間,央行在官網上發布《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6個月。這個時間長度,恰與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等一批新型互聯網民營銀行審批通過時要求的籌建時間相同。
作為央行征信系統的補充,互聯網公司正試圖從手中的數據中勾勒出每個人的信用形象,這些信息將被各類金融機構作為風險管理的依據,以此提供更快捷、多元的金融服務。
就在《通知》發布的前一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訪深圳,在國內首家開業的互聯網民營銀行前海微眾銀行敲下回車鍵,完成了第一筆放貸業務——一名叫徐軍的卡車司機拿到了3.5萬元貸款。
《新京報》消息稱,李克強在見證了第一筆業務后說,“我作了見證,可不代表政府對這筆貸款擔保??!”
新玩家入場
中國的征信市場至少在千億級別。
李克強提到“擔保”,是因為“擔保”確實是在中國借錢最重要的東西。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要想貸款,得有足額的抵押物。銀行通過測算抵押物的變現能力,確定可貸金額,管控貸后風險。在中國,信用貸款模式稀缺,“絕大多數作抵押,傳統銀行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大典當行,”1月6日,金電聯行CEO范曉忻在受訪中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金電聯行是一個基于大數據的信用評價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幫助中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