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偶像法官”

當南方周末記者向法官們提問:在中國,你有沒有一個偶像法官?聽到的回答往往是三個字。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唐琴

2014年12月4日,首個“國家憲法日”,江蘇高院院長許前飛親任審判長,審理“天價環境公益訴訟案”。大法官審案在公眾的視野中依然比較少見。上一個審案的大法官是最高法院副院長奚曉明。 (東方IC/圖)

“主要還是勞模型,勤勤懇懇、拋家棄子。”

有的法院搞“資源傾斜”:湊辦案量、感人故事,拉票。

“歸根到底,法官還是要靠判決立命的。”

“不知道。”

當南方周末記者向法官們提問:在中國,你有沒有一個偶像法官?聽到的回答往往是以上三個字。

中國法院系統每年都會組織各種模范法官評選。但接受南方周末采訪的法官對他們普遍印象不深,只記得大多是些勤勤懇懇、工作認真的行業標兵。

社會對于模范法官則更陌生。很多法學院學生除了最高法院的幾位院長,甚至不知道多少法官的名字,更不用說他們的法律觀點。

“在目前的社會結構中,法院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弱,這可能是法官們‘隱身’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位上?;鶎臃ㄔ旱姆ü僬f,“我們確實需要一些能成為整個社會的偶像,或者說法治符號的法官。這對樹立法律權威的意義重大。”

勞模型民事女法官

2003年和2005年,最高法院曾兩次聯合中央電視臺組織“中國法官十杰”評選活動?,F在央視每年的“十大年度法治人物”,也都有位法官代表。

而在法院系統內部,對于推選法官榜樣,更是不遺余力。有“人民滿意的好法官”、“青年法官標兵”、“三八紅旗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